宁南山区草地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张扬 [1 ,2 ]
赵世伟 [1 ]
华娟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有机质; 土壤结构; 宁南山区;
D O I
10.16843/j.sswc.2009.05.018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评价宁南山区草地植被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以不同植被群落的饱和导水率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步回归研究退耕农地、禁牧荒地、封育草地导水率的变化及影响因子,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种植被恢复方式均有利于0~40 cm土壤饱和导水性能提高;各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均随植被恢复而不断提高,0~5 cm土层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农地退耕序列和荒地禁牧序列5~40 cm土层、封育草地序列0~40 cm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层深度下降而降低;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因子和土壤结构因子;3种植被恢复方式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与Ks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该区域有机质质量分数越高,Ks增加越快;土壤有机质积累是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的根本动力。因此,草地封育更利于提高使该地区土壤导水性能提高,促进生态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特性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刘春利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400-2407
[2]   半干旱典型草原区退耕地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对入渗的影响 [J].
赵勇钢 ;
赵世伟 ;
曹丽花 ;
梁向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14-20
[3]   黄土丘陵区封禁对侵蚀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J].
戴全厚 ;
薛萐 ;
刘国彬 ;
勃海峰 ;
张健 .
土壤学报, 2008, (03) :518-525
[4]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徐敬华 ;
王国梁 ;
陈云明 ;
卢建利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2) :19-25
[5]   黄土丘陵区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J].
安韶山 ;
张扬 ;
郑粉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2) :66-70+82
[6]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两种生物结皮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J].
肖波 ;
赵允格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35-40
[7]   人为干扰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张希彪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2006, (11) :3685-3695
[8]   容重对土壤饱和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J].
吕殿青 ;
不详 ;
邵明安 ;
不详 ;
刘春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54-157
[9]   耕作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J].
杨永辉 ;
赵世伟 ;
雷廷武 ;
吴金水 ;
刘汗 ;
赵军 ;
赵勇钢 .
生态学报, 2006, (05) :1624-1630
[10]   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植被根系动态分布特征 [J].
李鹏 ;
李占斌 ;
澹台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5) :84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