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监控技术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邓秀武 [1 ]
高亚娟 [1 ]
司海丰 [2 ]
杨安 [1 ]
李翠芳 [1 ]
机构
[1] 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 滦平县发展改革局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有害物质; 监控技术;
D O I
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16.06.014
中图分类号
R155.3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食源性疾病通常由食源性微生物、寄生虫、有害化学物质等物质通过食物传播的形式引起,对人体器官组织伤害较大,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中国作为一个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安全极为重要,我国暴发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本文首先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检测机构两个层面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技术进行阐述,介绍了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的监测网络和监测报告系统,并具体综述了对有毒化学物质和食源性病原体的监测方法。本文有利于揭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并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35 / 22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毛雪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 12
  • [2] 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现状分析
    吕鹏
    章荣华
    齐小娟
    陈江
    [J]. 浙江预防医学, 2015, 27 (08) : 828 - 829+837
  • [3] 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粮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谢体波
    刘红
    陆苇
    易重任
    张磊
    罗贵昆
    何方洋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6 (07) : 2834 - 2839
  • [4] 戊己胃漂浮缓释片HPLC指纹图谱定性及定量分析(英文)
    陈中芬
    刘文
    陈大业
    施晓伟
    王群
    [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5, 24 (05) : 310 - 317
  • [5] 环介导等温扩增联合横向流动试纸条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研究附视频
    王瑞娜
    周前进
    陈炯
    [J]. 中国兽医学报, 2014, (10) : 1615 - 1621+1633
  • [6]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粮食中常见8种真菌毒素的含量
    黎睿
    谢刚
    王松雪
    [J]. 食品科学 , 2015, (06) : 206 - 210
  • [7] 三重LAMP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姜侃
    吕沁风
    汪新
    夏琳
    张峥
    陈小珍
    [J]. 食品科学 , 2013, (24) : 182 - 187
  • [8] 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赵静
    孙海娟
    冯叙桥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3, 4 (05) : 1353 - 1360
  • [9] 免疫磁珠富集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
    谢芳
    赖卫华
    史爱武
    邓省亮
    熊勇华
    余扬帆
    [J]. 食品科学, 2013, 34 (18) : 165 - 169
  • [10] 应用核酸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研究
    王丽丽
    杨海荣
    赵瑜
    何艳玲
    [J]. 中国乳品工业, 2013, 41 (06) : 39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