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英东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被引:27
作者
桂丽黎 [1 ,2 ]
刘可禹 [1 ,2 ,3 ]
柳少波 [1 ,2 ]
孙维凤 [1 ,2 ]
孟庆洋 [1 ,2 ]
袁莉 [4 ]
吴凡 [5 ]
郝加庆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3] CSIRO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
关键词
英东油田; 油藏演化; 定量颗粒荧光技术; 流体包裹体; 红外光谱; 石油地质;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英东地区多期构造运动导致油气分布复杂,勘探难度大.采用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定量荧光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系统分析英东地区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英东地区新近系储层发育黄色和蓝色荧光两类油包裹体和天然气包裹体,黄色荧光和蓝色荧光油气包裹体对应两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为12Ma和5Ma.(2)现今油藏原油具有同源-低熟的特点,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成熟度较低与现今油藏原油特征相似,是现今油藏的主要贡献者.(3)蓝色荧光油包裹体的成熟度较高,蓝色荧光油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是早期低熟原油沿后期构造产生的断层疏导体系向上调整运移至浅层分馏和脱气的产物.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英东油藏经历了下油砂组(N12)沉积末期(12Ma)的低熟原油充注和上油砂组(N22)沉积末期(5Ma)至今油气调整与改造的成藏过程,与喜山期主要构造活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反映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90 / 8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N2~2和N2~1砂岩储层特征 [J].
黄叶秋 ;
宋光永 ;
王波 ;
李森明 ;
王艳清 ;
黄革萍 .
岩性油气藏, 2013, 25 (02) :19-25
[2]   英东油田流体类型测井识别研究 [J].
魏学斌 ;
马建海 ;
杨浩 ;
魏国 ;
徐峰 ;
李建宏 ;
党宁海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 34 (10) :64-67+168
[3]   柴达木盆地近期勘探工作思考 [J].
付锁堂 ;
关平 ;
张道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5) :813-819
[4]   柴达木英雄岭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J].
宁宏晓 ;
胡杰 ;
章多荣 ;
尹吴海 ;
张立军 ;
王海立 .
石油科技论坛, 2012, 31 (02) :2-6+74
[5]   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地质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 [J].
李元奎 ;
奎万仓 ;
铁成文 ;
郑晓英 ;
李程程 ;
吴凤梅 .
地球学报, 2012, 33 (01) :57-64
[6]   柴达木盆地复杂构造带综合地质建模技术 [J].
张菊梅 ;
曹正林 ;
张道伟 ;
漆家福 ;
裴明利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 46(S1) (S1) :151-154+163+174
[7]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J].
包建平 ;
朱翠山 ;
汪立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3) :353-359
[8]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有利勘探方向 [J].
付锁堂 .
沉积学报, 2010, 28 (02) :373-379
[9]   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 [J].
王桂宏 ;
谭彦虎 ;
陈新领 ;
马立协 ;
苏爱国 ;
张水昌 ;
张斌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80-84+8
[10]   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 [J].
段毅 ;
张辉 ;
郑朝阳 ;
吴保祥 .
沉积学报, 2004, (S1)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