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发酵豆酱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及细菌多样性

被引:28
作者
高秀芝 [1 ]
王小芬 [1 ]
李献梅 [1 ]
王慧 [1 ]
李梦莹 [2 ]
张薇 [2 ]
崔宗均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2]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关键词
传统豆酱; 养分动态; 细菌多样性;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8.05.020
中图分类号
TS264.24 [];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以山东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态氮、主要挥发性产物等指标,对样品中细菌进行PCR-DGGE分析,探讨了传统发酵豆酱中养分动态及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最后成品酱中为6.26%;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逐渐减少;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氨基酸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成品酱中为101.2g/kg;乳酸和甘油含量随发酵进程而增加,成品酱中分别为5.65g/kg和14.72g/kg。DGGE分析表明发酵15d时细菌种类最多,随后一部分逐渐消失,种类趋于稳定,最后成品酱中出现有几种明显的优势种,主要包括: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近缘种。
引用
收藏
页码:748 / 7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自然发酵黄豆酱酱曲培养过程中蛋白酶的形成及蛋白质的分解 [J].
孙常雁 ;
马莺 ;
李德海 ;
郭继平 ;
李海梅 ;
何胜华 .
食品科技, 2007, (08) :188-192
[2]   地衣芽孢杆菌1801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J].
王燕 ;
王开梅 ;
杨自文 .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03) :393-395
[3]   藏灵菇中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 [J].
刘慧 ;
熊利霞 ;
易欣欣 ;
张红星 ;
张金永 .
食品科学, 2007, (05) :211-215
[4]   蒙古戈壁地区自然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J].
刘红霞 ;
徐杰 ;
云月英 ;
张文怿 ;
吉日木图 ;
张和平 .
微生物学杂志, 2007, (03) :42-46
[5]   乳酸菌肽聚糖部分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J].
姚光国 ;
姚文 ;
陆扬 ;
朱伟云 .
微生物学通报, 2007, (01) :105-107
[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详解 [J].
王小芬 ;
王伟东 ;
高丽娟 ;
崔宗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1-7
[7]   豆瓣酱后熟过程中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变化 [J].
徐琳娜 ;
王璋 ;
许时婴 .
中国调味品, 2006, (09) :21-25
[8]   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中微生物的发掘与利用 [J].
牛天娇 ;
马莺 .
中国酿造, 2005, (02) :1-5
[9]   黄豆酱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J].
李海梅 ;
马莺 .
中国调味品, 2004, (10) :8-12
[10]   用重铬酸钾氧化法简便快速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J].
杨树筠 .
现代农业, 1997, (04)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