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中微生物的发掘与利用

被引:48
作者
牛天娇
马莺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键词
发酵豆制品; 微生物; 筛选; 工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4.2 [大豆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使其制品具有特定的风味、组成和营养。该文简要综述了酱油、豆酱、腐乳和豆豉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分布及这些微生物在工业生产方面的发掘与利用,通过对菌种的筛选、改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营养、风味及功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曲霉型豆豉发酵机理及其功能性的研究.[D].张建华.中国农业大学.2003, 03
[2]   传统酱类自然发酵的微生物学分析 [J].
贡汉坤 ;
姚清海 .
中国调味品, 2003, (10) :9-12
[3]   低盐固态发酵工艺酱醅中微生物区系的分析 [J].
施安辉 ;
周波 .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2, (03) :1-3
[4]   混合菌种发酵提高酱油产量和质量的研究 [J].
杨玉华 ;
王子光 ;
刘德海 ;
李新杰 ;
李存民 ;
周富国 ;
张杰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 (03) :80-82
[5]   超声波催化米曲霉发酵酱油的研究 [J].
于淑娟 ;
高大维 ;
李国基 ;
张志航 .
中国调味品, 1999, (11) :18-20
[6]   双菌发酵提高酱油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性研究 [J].
杨玉华 ;
王子光 ;
刘德海 ;
李新杰 ;
管建生 ;
孙德富 ;
宫建军 .
食品科学, 1999, (10) :44-46
[7]   细菌型豆豉生产的研究 [J].
李祥 .
中国调味品, 1999, (10) :14-17
[8]   双菌种混合制曲在酱油生产上的应用 [J].
曹景滇 .
中国调味品, 1999, (02) :23-24
[9]   豆腐乳生产用微生物(一) [J].
赵玉莲 ;
郑学翔 ;
不详 .
中国调味品 , 1998, (12) :5-7
[10]   分析毛霉型豆豉现状 研究其发展方向 [J].
陈留记 ;
金明凤 .
中国酿造, 1998, (05)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