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替代措施的中国命运:观念、模式与实践

被引:12
作者
梁根林
王华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死刑替代措施; 终身监禁的死缓; 死刑民意; 中国国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2 [刑罚的种类];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大样本的中国死刑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多数民众仍然一般性地支持死刑,但是如果提供了适当的死刑替代措施,死刑的民意支持率则迅速而显著地降低。考虑到死刑民意对死刑存废的制约,应当充分肯定死刑替代措施的刑罚理念与立法策略。在世界范围内,终身监禁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刑罚制度,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虽然面临严重质疑,但是仍然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得到重用。我国逐步形成了一般死缓、限制减刑的死缓和终身监禁的死缓三位一体的多元死刑替代模式。立足于中国的民意、立法、司法、文化和政策等五个维度,终身监禁的死缓具有谨慎适用的余地。根据比例性原则,终身监禁的死缓只应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死刑废除难度最大的极少数犯罪。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83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31]   《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终身监禁研究 [J].
黄永维 ;
袁登明 .
法律适用, 2016, (03) :35-41
[32]   论《刑法》第383条之修正 [J].
欧阳本祺 .
当代法学, 2016, 30 (01) :12-20
[34]   死刑替代措施:一个需要警惕的刑法概念 [J].
王志祥 .
中国法学, 2015, (01) :291-303
[35]   媒介对大众死刑观的塑造——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径分析 [J].
周详 .
法学, 2014, (11) :79-86
[36]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 [J].
谢宇 ;
胡婧炜 ;
张春泥 .
社会, 2014, 34 (02) :1-32
[37]   当代中国死刑改革争议问题论要 [J].
赵秉志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32 (01) :146-154
[38]   略论死刑的民意引导——以慎用死刑为视角 [J].
赵秉志 ;
张伟珂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4) :41-54
[39]   杀人犯罪及其死刑的社会生物学分析 [J].
黄晓亮 .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9, (05) :72-77
[40]   死刑废除与民意关系之审视 [J].
孙国祥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2)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