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之名誉权立法论

被引:27
作者
张红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名誉权; 言论自由; 合理审查; 合理评论;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91230.003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之名誉权条文尚有完善之空间。建议增加胎儿和英雄烈士名誉保护的规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认定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行为违法性"表述不再继承,以与侵权责任编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规定保持一致。建议在名誉权侵权责任认定中,强化个案自由裁量空间,适用《草案》第781条、第781条之1条之规定。《草案》第805条应当细分为正当行使权利和依法行使职权两种免责事由类型,相应增加"陈述事实""合理评论""未公开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和建议""消费者评论""新闻自由""创作自由""维护公序良俗""依法行使职权"等免责事由。侵害名誉类案件司法裁判中应当区分适用基于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责任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 [J].
王利明 .
中国法学, 2019, (01) :224-243
[2]   我国《民法总则》第16条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质疑——基于规范的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 [J].
李永军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 37 (02) :98-106
[3]   人格权的属性: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 [J].
王利明 .
中外法学, 2018, 30 (04) :845-861
[4]   论网络虚拟名誉及其民法保护 [J].
葛江虬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7 (04) :1-11
[5]   胎儿不应有法律上利益——《民法总则草案》第16条质疑 [J].
李锡鹤 .
东方法学, 2017, (01) :2-13
[6]   “免责”还是“处罚”——关于网络转载是否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的思考 [J].
曹小娟 ;
慕明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5 (05) :159-169
[7]   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侵权与法律规制研究 [J].
杜鹏 .
法学杂志, 2016, 37 (02) :61-69
[10]   文学作品中的名誉权侵权责任 [J].
张红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6) :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