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Pb-Sr-Nd同位素特征和岩浆源区中下地壳物质贡献附视频
被引:18
作者:
李全忠
[1
]
谢智
[1
]
陈江峰
[1
]
高天山
[2
]
喻钢
[1
]
钱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科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济南和邹平辉长岩;
Pb-Sr-Nd同位素特征;
EMI地幔;
下地壳;
岩石圈拆沉;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7.02.013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鲁西晚中生代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Pb-Sr-Nd同位素和元素组成的研究,给出(87Sr/86Sr)i=0.7041~0.7056,εNd(t)=-6.0~-13.0,(Pb/204Pb)i=16.545~16.998,(207Pb/204Pb)i=15.242~15.350,(208Pb/204Pb)i=36.488~36.944(除206SD792表现出高放射成因Pb外)。由于辉长岩的堆晶性质,其微量元素组成不能用于指示其物质来源。与EMⅠ型大洋和大陆玄武岩对比,表明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源区具有与EMⅠ地幔端元一致的同位素特征,但在Pb同位素图解上有明显的下地壳物质的贡献。下地壳物质的参与可能与拆沉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10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