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及应用

被引:27
作者
周新茂 [1 ]
高兴军 [1 ]
田昌炳 [1 ]
王兴明 [2 ]
陈建阳 [1 ]
郝明强 [1 ]
周莹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点坝构型要素; 侧积泥岩产状; 侧积体规模; 对子井; 水平井; 剩余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实质上是对侧积泥岩产状及侧积体规模的定量计算。在建立侧积泥岩单井识别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了3种方法进行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一是地层倾角测井法,直接获取侧积泥岩产状;二是开发对子井方法,通过应用小层顶拉平技术、角度转换等方法计算获得侧积泥岩真倾角,进而求得侧积体规模;三是水平井方法,主要利用GR曲线对地层中泥质含量的敏感性,识别水平井钻遇泥岩夹层的厚度,结合井筒直径、井斜角、地层倾角等参数,建立计算公式求得侧积泥岩的产状,获取侧积体的规模。根据求取的产状、规模数据,完成点坝构型要素的定量描述。通过分析侧积泥岩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出剩余油的富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挖潜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 [J].
付国民 ;
董冬 ;
王锋 ;
董满仓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502-507
[2]   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J].
马世忠 ;
孙雨 ;
范广娟 ;
郝兰英 .
沉积学报, 2008, (04) :632-639
[3]   曲流河层内夹层分布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 [J].
贾红兵 ;
杨丽君 ;
渠永宏 ;
白振强 ;
李新峰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3) :114-116+446
[5]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J].
闫百泉 ;
马世忠 ;
王龙 ;
张全恒 .
地学前缘, 2008, (01) :65-70
[6]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J].
岳大力 ;
吴胜和 ;
刘建民 .
石油学报, 2007, (04) :99-103
[7]   吐哈油田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J].
李菊花 ;
李相方 ;
高文军 ;
姜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78-381
[8]   储层非均质体系、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和流动单元研究思路探讨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6) :16-18+43
[9]   曲流点坝沉积模式、三维构形及其非均质模型 [J].
马世忠 ;
杨清彦 .
沉积学报, 2000, (02) :241-247
[10]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 [J].
裘亦楠 .
沉积学报, 1992, (03)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