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PM2.5源解析“源清单化学质量平衡法(I-CMB)”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15
作者
张玉梅 [1 ,2 ]
张卫东 [1 ]
王军玲 [3 ]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源清单; 源解析; 数学模型;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412010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针对受体模型对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有机气溶胶不能给出有效源贡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污染源清单的化学质量平衡(Inventory-Chemical Mass Balance,I-CMB)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代入北京市近年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了解析应用。结果表明,燃煤是北京大气PM2.5的最大来源(占比约28.06%),其余依次为机动车(19.73%)、扬尘(17.88%)、工业(16.50%)、餐饮(3.43%)、植物(3.40%)。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质量平衡法(Chemical Mass Balance,CMB),I-CMB的源解析过程对源成分谱的要求较低、抗干扰性更强,计算结果均衡、详尽,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大气PM2.5控制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淮安一次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刘端阳 ;
张靖 ;
吴序鹏 ;
严文莲 ;
周彬 ;
谢真珍 .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 (04) :484-492
[2]   利用WRF-Chem模拟研究京津冀地区夏季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演变 [J].
庞杨 ;
韩志伟 ;
朱彬 ;
李嘉伟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6) :674-682
[3]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中机动车尾气成分谱研究进展 [J].
孔少飞 ;
白志鹏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10) :26-33+72
[4]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优化技术研究 [J].
朱坦 ;
吴琳 ;
毕晓辉 ;
薛永华 ;
冯银厂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7) :865-870
[5]   1953—2008年厦门地区的灰霾天气特征 [J].
范新强 ;
孙照渤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5) :604-609
[6]   一次大雾天气下PM2.5二次无机粒子的数值模拟 [J].
费建芳 ;
王锐 ;
王益柏 ;
黄小刚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3) :360-366
[7]   北京餐饮源排放细粒子理化特征及其对有机颗粒物的贡献 [J].
温梦婷 ;
胡敏 .
环境科学, 2007, (11) :2620-2625
[8]   北京市主要PM10排放源成分谱分析 [J].
华蕾 ;
郭婧 ;
徐子优 ;
胡月琪 ;
黄延 ;
邹本东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6) :64-71
[9]   南京市气溶胶PM2.5一次来源解析 [J].
樊曙先 ;
徐建强 ;
郑有飞 ;
谢学俭 .
气象科学, 2005, (06) :587-593
[10]   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的方法改进 [J].
郝明途 ;
侯万国 ;
屈小辉 ;
刘春博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2) :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