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
被引:19
作者:
黄超
[1
]
余朝华
[2
]
张桂林
[2
]
傅良同
[1
]
袁志云
[2
]
范兴燕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关键词:
走滑位移;
地层回剥;
拉分盆地;
潍北凹陷;
郯庐断裂带;
构造地质学;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3.03.035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依据走滑拉分盆地中盆地沉降(或抬升)速率与边界断层走滑速率之间的数值关系,通过对夹在郯庐断裂中段两分支断层间的潍北凹陷沉积埋藏史的恢复,间接求取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潍北凹陷内不同构造位置4口井的埋藏史恢复结果表明:凹陷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早、中期的快速沉降,古近纪末-新近纪初的抬升剥蚀和中新世以来的缓慢沉降3个阶段;各阶段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0.142 9、-0.072 8、0.032 5km/Ma。通过对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间俯冲速率和方向变化的分析推断,中新世中期(39.5Ma)太平洋板块由北西向俯冲转而变成正西向俯冲所产生的西南向应力分量是导致新生代郯庐断裂开始右行走滑的主要因素,且走滑活动持续至今。根据走滑活动发生和持续的时间,结合各个时期内潍北凹陷的沉降和抬升速率,计算出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量为15km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820 / 832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