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食品中甲醛残留量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5
作者
辛小青
周琳业
聂四平
杨敬
陈再平
机构
[1] 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关键词
甲醛; 食品污染; 食品检查; 乙酰丙酮法; 盐酸苯肼法;
D O I
10.19367/j.cnki.1000-2707.2006.01.017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甲醛含量检测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为建立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2种预处理方法、2种测定甲醛残留量的方法,对同一甲醛阳性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比较组间甲醛检测值、变异系数、回收率的差别。用有重复的正交法对可能影响甲醛测定的条件进行选择。结果:经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检测方法所得的甲醛含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预处理方法、检测方法组合得到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浸泡-乙酰丙酮法组合为101.4%,浸泡-盐酸苯肼法组合为79.7%,蒸馏-乙酰丙酮法为106.6%。通过用重复的正交法L9(33)对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3种效应分析后发现,乙酸浓度及浸泡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显色剂添加量对吸光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测定食品中甲醛、吊白块残留量时使用浸泡法为样品预处理方法,检测方法采用乙酰丙酮法。测定条件为:2%乙酸浸泡2 h,显色剂使用量为5 m l。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60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食品中甲醛测定值的探讨 [J].
宋凤英 ;
王永芳 ;
韩宏伟 ;
赵馨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 (03) :20-21
[2]   淀粉及面制品中“吊白块”的鉴定试验探讨 [J].
邓红 ;
刘晓莉 ;
魏强 ;
艾热提 ;
刘飙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 (03) :21-24
[3]   食品中污染物的中国国家标准及国际法典标准对比(一)化学污染物(综述) [J].
郑云雁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 (01) :47-53
[4]   挂面中甲醛的氨气敏电极法测定 [J].
汪明礼 ;
王文义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1, (04) :421-415
[5]   月饼原料检出吊白块的调查 [J].
于建军 ;
黄金星 .
实用预防医学, 2000, (02) :116-116
[6]   面制品中掺杂吊白块的检出 [J].
魏海春 .
实用预防医学, 2000, (01) :57-57
[7]   我区市场水泡肉制品含甲醛抽样检测情况报告 [J].
牛苏明 ;
高霞 ;
马超庆 .
现代预防医学, 1999, (04) :491-491
[8]   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血制品中甲醛 [J].
沈戮 .
食品科学 , 1999, (08) :54-55
[9]   浅谈面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定性与定量 [J].
韩彩轩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9, (01) :22-23
[10]   水发海参中甲醛的测定 [J].
王娟 ;
温孚波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7, (05)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