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创新

被引:11
作者
吴志攀 [1 ]
肖江平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法; 经济法学; 中国经济法学; 学术史; 和谐社会;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7.01.016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2006年,中国经济法学界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经济法问题展开研究,在领域的拓展、方法的创新、认识的深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总论中的理念、权利和研究方法研究,宏观调控法中的所得税法和计划法研究,市场规制法中的反垄断立法、消费者界定、证券业市场规制研究,跨领域制度中的涉农法律问题研究等。2007年经济法学研究有必要在论题的选择、方法的更新和交流的拓展方面作更多的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0 条
[91]   税收优惠违反国民待遇原则悖论——兼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的选择 [J].
刘永伟 .
现代法学, 2006, (02) :157-165
[92]   完善我国县级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 [J].
甘行琼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2) :51-55+143
[93]   韩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特点 [J].
孟红 .
税务研究, 2006, (02) :91-94
[94]   建立我国完善的部门预算监督 [J].
王淑杰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2) :15-19
[95]   经济法基本权利范畴论纲 [J].
程信和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1) :138-146
[96]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凸显我国环境应急机制的六大弊端 [J].
戚建刚 ;
杨小敏 .
法学, 2006, (01) :25-29+110
[97]   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研究 [J].
侯玲玲 .
法学, 2006, (01) :103-110
[98]   经济法上的两权对抗及其消解——以国家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管制为视角 [J].
李志刚 .
法学, 2006, (01) :95-102
[99]   威慑理念下的反垄断法刑事制裁制度——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改稿)》的相关规定 [J].
王健 .
法商研究, 2006, (01)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