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风鸡腌制和风干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20
作者:
李松林
[1
,2
,3
]
蒋长兴
[1
]
聂凌鸿
[1
]
陈晓明
[1
]
王辉
[1
]
林静
[4
]
机构:
[1] 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 江苏省生物质转化与过程集成工程实验室
[3] 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
[4] 淮安市科学与技术局
来源:
关键词:
风鸡;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503034
中图分类号:
O657.63 [质谱分析];
TS251.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以2,4,6-三甲基吡啶为内标,对风鸡腌制和风干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料和腌制阶段的样品中均分别检测到49种和48种风味化合物;在风干1、3和5d的样品中分别检测到44、55和48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醇类、羧酸类、烃类、酮类、酯类、醛类和醚类化合物。风鸡经过腌制和风干之后,醇和烷烃类的种类大幅增加,而羧酸类、芳香类、酮类、醇类、酯类、烷烃类和醚类化合物的绝对含量明显增加。在腌制之后的样品中,苯乙烯、2,3-辛二酮、己醛、辛醛、壬醛、苯甲醛、肉桂醛、芳樟醇、桉树醇、甲酸异龙脑酯和茴香醚等对风鸡风味的形成贡献较大;在风干之后的样品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3-羟基-2-丁酮、肉桂醛、壬醛、苯甲醛、苯乙醛、芳樟醇、3-甲基-1-丁醇、桉树醇、甲酸异龙脑酯和茴香醚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