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的成效与现实困境探析

被引:39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新高考;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32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出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招生,鼓励高校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实施效果跟踪评价表明,综合评价招生有利于科学选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实践探索也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依然有待提高,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录取仍面临现实困境,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应在多样化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演进逻辑、模式选择和对策分析 [J].
边新灿 .
教育研究, 2017, 38 (07) :108-114
[2]   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成效分析——基于公平性与效率性的视角 [J].
翁灵丽 ;
朱成康 .
上海教育科研, 2017, (06) :9-13+49
[3]   大考、利害、评价指标的关联与辩证——兼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评价改革之困境 [J].
陈为峰 .
当代教育科学, 2017, (04) :27-31
[5]   甄选入学、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多元选拔模式比较研究 [J].
边新灿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0 (02) :73-79
[6]   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J].
冯成火 .
教育研究, 2014, 35 (10) :151-157
[7]   论高考正义——我国高考改革的核心 [J].
丁念金 .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43 (07) :91-100
[8]   地方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制度及其完善策略——基于浙江省探索的分析 [J].
王国华 ;
裴学进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31 (03) :86-88
[9]   语言编码理论能够解释当代中国教育问题吗 [J].
程龙衣 ;
魏永莉 .
上海教育科研, 2011, (01) :20-23
[10]  
社会正义原则.[M].(英)戴维·米勒(DavidMiller)著;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