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概念整合与语篇连贯——以一则商业报道为例

被引:47
作者
汪少华
樊欣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篇连贯; 意义建构;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
D O I
10.13978/j.cnki.wyyj.2009.04.009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篇连贯的研究重点从语篇的内部结构转移至人们对语篇的理解和认知。连贯的研究应置于概念系统之中,实际上连贯是语篇的读者对语篇意义和概念的一种动态建构过程。受理想化认知模式影响的隐喻思维通常对实现语篇连贯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商业周刊》中一则报道为语料,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语篇的意义建构与连贯的实现,剖析源域不同的隐喻共现于同一句子的动因,并探讨概念隐喻、概念整合与语篇连贯三者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 [J].
张玮 ;
张德禄 .
外语学刊, 2008, (01) :99-103
[2]   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 [J].
苗兴伟 ;
廖美珍 .
外语学刊, 2007, (06) :51-56
[3]   论小说翻译中的隐喻连贯——以火的隐喻翻译为例 [J].
谭业升 .
外语教学, 2007, (06) :81-84
[5]   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八论语言的体验性: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J].
王寅 .
外语研究, 2006, (06) :6-12
[6]   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 [J].
魏在江 .
外语教学, 2006, (05) :10-15
[7]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认知机制 [J].
卢卫中 ;
路云 .
外语教学 , 2006, (01) :13-18
[8]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 [J].
王寅 .
外语学刊, 2005, (04) :16-23+112
[9]   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Langacker的语篇分析观 [J].
王寅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02) :83-88
[10]   语篇连贯的认知图式方案 [J].
张韧弦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2)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