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荒漠生态系统下有机碳和微生物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1
作者
房飞 [1 ,2 ]
胡玉昆 [1 ]
杨秀娟 [1 ,2 ]
公延明 [1 ,2 ]
柳妍妍 [1 ]
机构
[1] 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碳; 碳储量;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12.003
中图分类号
S153.62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基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旱生荒漠的3种建群灌木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态系统下土壤剖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Mc)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生态系统类型之间土壤剖面SOC分布状况和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别,但每个生态系统土壤剖面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各生态系统土壤上层均存在着一定厚度的SOC富集层,中部(10~30cm)SOC含量迅速下降,下部有机碳含量低而稳定。Mc分布与含量与SOC存在相似的规律。Mc对90cm以上的土壤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深层次的碳库影响不大,不会对全球变化做出响应,但意义更重要,它们可以更长期保留于土壤中而不释放回大气圈。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芦芽山典型植被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及碳储量 [J].
武小钢 ;
郭晋平 ;
杨秀云 ;
田旭平 .
生态学报, 2011, 31 (11) :3009-3019
[2]   青海盐湖碳源/汇功能初探 [J].
林丽 ;
曹广民 ;
徐世晓 ;
李以康 ;
张法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8) :22-26
[3]  
黄土塬区小流域深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因素[J]. 车升国,郭胜利.环境科学. 2010(05)
[4]   干旱区荒漠新垦土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J].
雷春英 ;
田长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6) :105-110
[5]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分布特征的研究 [J].
党亚爱 ;
李世清 ;
王国栋 ;
邵明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36-945
[6]   荒漠-绿洲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其活性对比 [J].
李晨华 ;
李彦 ;
谢静霞 ;
唐立松 .
生态学报, 2007, (08) :3391-3399
[7]   天山北坡绿洲土壤有机碳和养分时空变异特征 [J].
许文强 ;
罗格平 ;
陈曦 ;
肖鲁湘 .
地理研究, 2006, (06) :1013-1021+1147
[8]   放牧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J].
马秀枝 ;
王艳芬 ;
汪诗平 ;
王金枝 ;
李长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4) :569-576
[9]   不同放牧强度下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 [J].
张蕴薇 ;
韩建国 ;
韩永伟 ;
牛忠联 .
草地学报, 2003, (04) :343-345+342
[10]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2, (03)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