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研究

被引:17
作者
鄂施璇 [1 ]
雷国平 [1 ,2 ]
宋戈 [1 ,2 ]
机构
[1]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农村居民点; 布局调整; 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模型;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研究目的:探寻调整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方法。研究方法:耕地压力系数法,多因素综合法,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模型。研究结果:(1)城镇扩占、交通干线是导致局部耕作压力系数较大、农村劳动力相对集中的主要因素,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耕作压力系数较小,耕地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2)中心村、核心村、自然村、零星村的农村居民点生产力水平在规模和数量上呈明显等级结构;(3)不同耕作压力系数及生产力水平,农村居民点应采取重点发展、限制发展、迁移合并和政策保留4种布局策略;(4)耕作压力系数高且农业生产力水平较差的农村居民点迁移到附近耕作压力系数低区域周边农业生产力水平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中。研究结论:结合耕地压力系数及农业生产力水平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提出调整策略,构建加权Voronoi图研究农村居民点的迁移方向,为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94+97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MCR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区及优化模式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为例 [J].
张颖 ;
徐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11) :1485-1492
[2]   论乡村聚居空间结构优化模式——RROD模式 [J].
贺艳华 ;
唐承丽 ;
周国华 ;
曾山山 ;
李莉 ;
钟婷 .
地理研究, 2014, 33 (09) :1716-1727
[3]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居民点整理时序确定 [J].
谢保鹏 ;
朱道林 ;
蒋毓琪 ;
徐思超 ;
孙丕苓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4) :289-297
[4]   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 [J].
唐丽静 ;
王冬艳 ;
王霖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59-64
[5]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以榆中县为例 [J].
谢作轮 ;
赵锐锋 ;
姜朋辉 ;
刘海猛 ;
祝稳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937-947
[6]   基于村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J].
徐惠 ;
孙玉杰 ;
龚敏飞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14) :179-184
[7]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 [J].
文博 ;
刘友兆 ;
夏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181-191
[8]   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 [J].
冯电军 ;
沈陈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201-209
[9]   基于引力模型的县域中心村空间布局分析——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 [J].
焦鹏飞 ;
张凤荣 ;
李灿 ;
朱凤凯 ;
朱泰峰 ;
高阳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45-54
[10]   基于耕作半径分析的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安徽省埇桥区为例 [J].
乔伟峰 ;
吴江国 ;
张小林 ;
冀亚哲 ;
李红波 ;
王亚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12) :1557-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