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亚热带山地红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毛艳玲 [1 ]
杨玉盛 [1 ]
邹双全 [2 ]
陈光水 [1 ]
王国强 [3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科研处
[3]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亚热带; 红壤;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7.06.012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农业利用(坡耕地、茶园、桔园)、林业利用(杉木、木荷、封育)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呈现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的规律,其中木荷有机碳含量最高,茶园最小。林地随着粒径增加,土壤团聚体碳贮量呈增加的趋势,>2 mm团聚体有机碳贮量最高。土壤总有机碳增加主要受到大团聚体有机碳增加的影响。亚热带山地红壤内林地开垦为农业用地导致土壤及其团聚体中有机碳大幅度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706 / 7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李辉信
    袁颖红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J]. 土壤学报, 2006, (03) : 422 - 429
  • [2] 土地利用对亚热带红壤低山区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的影响
    王小利
    苏以荣
    黄道友
    肖和艾
    汪立刚
    吴金水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 750 - 757
  • [3] 利用方式对高寒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
    展争艳
    李小刚
    张德罡
    王哲锋
    [J]. 土壤学报, 2005, (05) : 75 - 80
  • [4] 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和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
    孙天聪
    李世清
    邵明安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9) : 1841 - 1848
  • [5]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 593 - 599
  • [6]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代静玉
    周运超
    张平究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 609 - 618
  • [7] 不同轮作制度对淮北白浆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张旭辉
    李恋卿
    潘根兴
    [J].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 16 - 19
  • [8]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表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变化
    李恋卿
    潘根兴
    张旭辉
    [J]. 土壤通报, 2000, (05) : 193 - 195+241
  • [9] 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章明奎
    何振立
    陈国潮
    黄昌勇
    [J]. 土壤学报, 1997, (04) : 359 - 366
  •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