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参照点视角下的仿拟修辞研究

被引:11
作者
曾如刚 [1 ]
彭志斌 [2 ]
机构
[1]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2]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仿拟修辞; 认知参照点; 类型;
D O I
10.16362/j.cnki.cn61-1457/h.2013.01.014
中图分类号
H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认知参照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仿拟修辞正体现了这种认知能力。仿拟的生成理解机制是:以本体(R)为认知参照点通过心智路径通达仿体(T)。仿拟参照可具体化为语音参照、语义参照和结构参照。按本体和仿体相似(相邻)点的多少,仿拟修辞可分为三参照型仿拟、双参照型仿拟和单参照型仿拟。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42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概念参照点模式与语篇解读 [J].
于万锁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20 (03) :25-28
[2]   修补的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建构机制 [J].
王寅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 (02) :6-10
[3]   论理解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参照活动模式 [J].
黄洁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 (02) :11-15
[4]   仿拟构式生成的认知语用学解释 [J].
牛保义 ;
席留生 .
现代外语, 2009, 32 (02) :118-126+218
[5]   合成空间理论对仿拟的阐释力 [J].
罗胜杰 ;
张从益 .
外语教学, 2009, (01) :49-52
[6]   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J].
魏在江 .
外语学刊, 2008, (03) :93-97
[7]   认知参照点模型及其语言体现 [J].
李丛禾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02) :23-28
[8]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成语的仿用 [J].
刘宇红 ;
谢亚军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06) :10-13
[9]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仿拟修辞格生成的认知本质 [J].
么孝颖 .
外语研究, 2007, (04) :21-25+112
[10]   英汉仿拟的心理空间理论阐释 [J].
靳琰 ;
王小龙 .
外语教学 , 2006, (04)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