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发展趋势

被引:17
作者
胡瑞忠 [1 ]
毛景文 [2 ]
毕献武 [1 ]
彭建堂 [1 ]
宋谢炎 [1 ]
钟宏 [1 ]
陶琰 [1 ]
谢桂青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成矿作用; 大陆板块内部; 成矿时代; 壳幔相互作用; 重大地质事件;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8.04.006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解释大陆板块边缘成矿问题的理论框架,但对解释板块碰撞后大陆内部演化阶段的成矿作用则无现成答案。基于这一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深入理解大陆成矿作用、提高发现大陆内部矿床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大陆动力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地学界的高度重视。纵观近年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若干趋势:在成矿机制上,将成矿作用研究与壳幔相互作用研究密切结合;在成矿时代上,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内在关联受到高度重视;在成矿区域上,除继续重视板块边缘成矿作用的研究外,大陆板块内部的成矿作用成了新的研究热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J].
胡瑞忠 ;
彭建堂 ;
马东升 ;
苏文超 ;
施春华 ;
毕献武 ;
涂光炽 .
矿床地质, 2007, (06) :583-596
[2]   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J].
胡瑞忠 ;
毕献武 ;
彭建堂 ;
刘燊 ;
钟宏 ;
赵军红 ;
蒋国豪 .
矿床地质, 2007, (02) :139-152
[3]   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J].
陈衍景 .
中国地质, 2006, 33 (06) :1181-1196
[4]   中国东部壳-幔、岩石圈-软流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带:特征及转换时限 [J].
路凤香 ;
郑建平 ;
侯青叶 ;
李方林 .
中国地质, 2006, (04) :773-781
[5]   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海西晚期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特点及可能与地幔柱的关系 [J].
毛景文 ;
Franco PIRAJNO ;
张作衡 ;
柴凤梅 ;
杨建民 ;
吴华 ;
陈世平 ;
程松林 ;
张长青 .
地质学报, 2006, (07) :925-942
[6]   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演化与成矿 [J].
王京彬 ;
徐新 .
地质学报, 2006, (01) :23-31
[7]   峨眉火成岩省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柱动力学过程的耦合关系 [J].
宋谢炎 ;
张成江 ;
胡瑞忠 ;
钟宏 ;
周美夫 ;
马润则 ;
李佑国 .
矿物岩石, 2005, (04) :35-44
[8]   论玄武岩底侵作用与长英质火成岩形成的关系——以华东南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为例 [J].
章邦桐 ;
凌洪飞 ;
陈培荣 .
地质论评, 2005, (04) :393-400
[9]   地幔柱成矿系统: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 [J].
胡瑞忠 ;
陶琰 ;
钟宏 ;
黄智龙 ;
张正伟 .
地学前缘, 2005, (01) :42-54
[10]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张作衡 ;
李晓峰 ;
王义天 ;
张长青 ;
李永峰 .
岩石学报, 2005, (01) :17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