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下游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
作者
钟洪明 [1 ]
高艳平 [2 ]
母永秋 [1 ]
丁访军 [2 ]
周凤娇 [2 ]
机构
[1] 赤水市葫市楠竹林场
[2]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林分类型;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密度; 土壤养分;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3.23.039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贵州赤水河下游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var]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Hook]林及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lehaie]林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土壤养分对其影响。结果表明,3种林分类型0~80 cm剖面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竹林(15.46 g/kg)﹥杉木林(13.78 g/kg)﹥马尾松林(9.72 g/kg),差异显著;有机碳密度为杉木林(12.87kg/m2)﹥竹林(11.73 kg/m2)﹥马尾松林(8.21 kg/m2),差异极显著;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机碳含量均为0~10 cm层最大,分别是剖面有机碳含量均值的1.47~2.30倍,而0~20 cm土壤碳密度分别占剖面碳密度的31.71%47.83%,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土壤有机碳和碳密度均具较强的表聚性,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避免人为活动和减少水土流失;杉木林和毛竹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水解氮,而马尾松林为有效磷。
引用
收藏
页码:5741 / 57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黔中喀斯特地区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J].
丁访军 ;
潘忠松 ;
周凤娇 ;
吴鹏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1) :161-164+169
[2]   黔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 [J].
潘忠松 ;
丁访军 ;
戴全厚 ;
许丰伟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2) :75-80
[3]   贵州西部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J].
丁访军 ;
高艳平 ;
周凤娇 ;
潘明亮 ;
吴鹏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1) :38-43
[4]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J].
梁启鹏 ;
余新晓 ;
庞卓 ;
王琛 ;
吕锡芝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4) :889-893
[5]   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研究 [J].
王海燕 ;
雷相东 ;
张会儒 ;
杨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3) :11-16
[6]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生态学报, 2005, (11) :83-90
[7]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周莉 ;
李保国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99-105
[8]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土壤学报, 2004, (05) :687-699
[9]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
[10]  
Storage,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J] . Yuanhe Yang,Anwar Mohammat,Jianmeng Feng,Rui Zhou,Jingyun Fang.Biogeochemistry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