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植被环境信息

被引:13
作者
周斌 [1 ,2 ,3 ]
郑洪波 [1 ]
杨文光 [4 ]
韦刚健 [3 ]
李丽 [2 ]
王慧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4]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末次冰期; C3/C4植物; 正构烷烃; 单体碳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070903 ;
摘要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深海沉积物中陆源植被碎屑来源及其指示的植被类型变化等一直存在争议。正构烷烃比值、正构烷烃碳同位素(δ13Calk)及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TOC)等有机碳指标的应用可能为之提供新的证据。南海北部MD05-2905岩芯中正构烷烃比值C31/C27,C31/(C31+C27+C29)和ACL(长链烷烃平均链长)等呈现末次冰期高,全新世低的变化,指示末次冰期草本植物相对增多,全新世木本植物较多。δ13CTOC及δ13Calk均呈现末次冰期相对偏正,全新世偏负的变化,指示C4植物在冰期增多,间接印证单本植物的增多。末次冰期,由于相对冷于的气候、大气CO2浓度的降低,以及低海平面导致陆架的广阔出露,均有利于更多草本植物的生长。末次冰消期及全新世随着温度的升高及降水的增多,森林植被发育,C3植物相对较多。该岩芯碳同位素结果与南海北部孢粉结果的对比表明,南海北部深海沉积中正构烷烃指标指示南海北部周边较大区域范围的植被变化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柴达木盆地克鲁克湖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正构烷烃分子记录 [J].
王素萍 ;
贾国东 ;
赵艳 ;
饶志国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097-1104
[2]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及其表土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 [J].
钟艳霞 ;
薛骞 ;
陈发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767-773
[3]   南海北部17937岩心四万年来古环境变化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J].
李丽 ;
王慧 ;
汪品先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6) :793-799
[4]   黄土高原中部7~2Ma期间古植被变化的分子化石证据——以赵家川剖面为例 [J].
刘卫国 ;
张普 ;
孙有斌 ;
黄永松 ;
郭正堂 ;
安芷生 .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806-811
[5]   甘南郎木寺中全新世泥炭总有机碳和脂类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特征 [J].
周静 ;
张平中 ;
贾继红 ;
王宗礼 ;
王永莉 ;
张虹 ;
张德忠 ;
桑文翠 ;
吴秀平 ;
王江林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754-761
[6]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物源及古环境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J].
周斌 ;
郑洪波 ;
杨文光 ;
李丽 ;
王慧 .
第四纪研究, 2008, (03) :407-413
[7]   南海北部陆坡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早期夏季风极强事件 [J].
杨文光 ;
郑洪波 ;
谢昕 ;
周斌 ;
成鑫荣 .
第四纪研究, 2008, (03) :425-430
[8]   再论华南地区末次冰盛期植被类型 [J].
刘金陵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 (01) :105-112
[9]   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气候序列的类脂分子化石记录 [J].
郑艳红 ;
周卫健 ;
谢树成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108-113
[10]   东海泥质区单体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及物源分析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林田 ;
李钜源 .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3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