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卫星遥感结合气象资料计算的青藏高原地面感热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感热;
归一化的动态植被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本文选取1981年7月至2012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制作的归一化的动态植被指数(NDVI)资料、根据NDVI值计算地表热力输送系数(CH)的参数化关系式(CH–INDV)和青藏高原70个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全区的逐月地表热力输送系数(CH),讨论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高原70个常规台站的感热通量(SSHF)序列,并与已有感热资料进行了对比。随后,探讨了地面感热通量的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的CH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表现为东高西低、夏季大、冬季小的特点。感热的年际变化在冬季主要响应于地气温差的变化,夏季则受地面风速影响较大;由于风速减小趋缓,地气温差增大,变化趋势在2003年前后由减弱趋势转变为增强趋势,这种趋势的转变最早发生在2001年秋季,且在高原全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09 / 10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Method Development for Estimating Sensible Heat Flu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CMA Data
[J].
Yang, Kun
;
Qin, Jun
;
Guo, Xiaofeng
;
Zhou, Degang
;
Ma, Yaoming
.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2009, 48 (12)
:2474-2486

Yang, Ku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Qin, Ju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Guo, Xiaofe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Zhou, Dega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Ma, Yaomi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Sci, Inst Tibetan Plateau Res, Key Lab Tibetan Environm Changes & Land Surface P, Beijing 100085, Peoples R China
[2]
地面加热与高原低涡和对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次个例研究
[J].
田珊儒
;
段安民
;
王子谦
;
巩远发
.
大气科学 ,
2015, (01)
:125-13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安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王子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巩远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3]
近6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感热通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J].
王学佳
;
杨梅学
;
万国宁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57-156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梅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基于TRMM数据的青藏高原降水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
[J].
齐文文
;
张百平
;
庞宇
;
赵芳
;
张朔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99-1005

齐文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百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夏季青藏高原多种地表感热通量资料的评估
[J].
竺夏英
;
刘屹岷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7)
:1104-1112

竺夏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卫星遥感结合气象资料计算的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特征分析
[J].
王慧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12, (02)
:312-32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J].
朱玉祥
;
丁一汇
;
刘海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5)
:903-915

朱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海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8]
青藏高原地表热力异常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J].
赵勇
;
钱永甫
.
大气科学,
2007, (01)
:145-15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钱永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9]
青藏高原加热如何影响亚洲夏季的气候格局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新
;
段安民
;
梁潇云
.
大气科学,
2005, (01)
:47-56+167

吴国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屹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段安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梁潇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青藏高原地区NCEP新再分析地面通量资料的检验
[J].
魏丽
;
李栋梁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5)
:478-487

魏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