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我国105°E以东地区MS≥5.7级地震的孕震3步曲
被引:5
作者: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梅秀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郭维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干热异常;
地温波;
降水波;
应变弱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近30年来,我国105°E以东(包括大陆架)Ms≥5.7级地震的震前逐月地温和降水演变特征,可以归纳出震前地气系统演变的共同特征:(1)可将"干热面积"最大月定为孕震3步曲的第一步.未来震级与干热面积有好的相关,最干点的经纬度与震中经纬度有一定的相关;(2)从地温、降水应变波出现到"正多负少"规则恢复可以作为孕震第二步的开始;(3)降水经向波长开始明显变长(甚至变为无限长),可称为孕震第三步,此时距地震发生仅剩0~2个月的时间.外核对流上升体(孕震体)对壳幔层顶托作用的地震成因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观测事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过汶川地震主断裂科学钻WFSD-1反射地震采集方法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8) : 2060 - 207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钱荣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常锁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姜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强震前的“干热异常”与地温、降水波及应变弱停[J]. 西北地震学报, 2010, 32 (01) : 99 - 104汤懋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惠小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汶川大地震“震前扰动”存在“第三类脉动”吗?[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04) : 1213 - 1215郝晓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动力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胡小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动力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 [5]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中国大陆西部不同震级段地震的影响探讨与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03) : 879 - 885屠泓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青海省地震局李智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青海省地震局罗国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青海省地震局万秀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青海省地震局吴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市地震局 青海省地震局
- [6] 川西龙门山及邻区地壳上地幔远震P波层析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 346 - 35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立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齐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龙门山构造带及汶川震源区的S波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 329 - 338胥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黄润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李志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徐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刘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刘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
- [8] 汶川Ms8.0级地震余震分布及周边区域P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 320 - 32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房立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9]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精细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 339 - 345雷建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苏金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张光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李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0] 汶川Ms8.0地震: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 309 - 31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绪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康定地震中心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齐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