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勘探研究进展及对沉积储层研究的需求

被引:15
作者
朱如凯 [1 ,2 ]
邹才能 [1 ,2 ]
白斌 [2 ]
苏玲 [2 ]
高志勇 [2 ]
罗忠 [2 ]
机构
[1]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勘探进展; 层序地层标准化; 三维沉积体模式; 非常规储层; 成岩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主要集中在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区、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盆地冲断带、成熟勘探地区、新勘探地区以及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勘探对象既包括常规构造、岩性地层、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也包括致密砂岩、页岩等非常规油气;勘探部位既包括被动大陆边缘、克拉通、前陆冲断带、前陆斜坡等常规油气藏分布区,又包括深水斜坡、湖盆中心等非常规油气聚集区。油气勘探整体表现为勘探对象多样,勘探地区复杂,勘探难度增大的新特征。因此,加强沉积储层研究,准确寻找有利储集体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核心问题。同时,全球油气勘探研究进展也对沉积储层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应的需求。特别是层序地层标准化与三维沉积体模式建立,海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的沉积、成岩、改造一体化研究,深水沉积模式与储集体分布规律研究,深部储层有效孔隙发育与保持机理研究,致密砂岩、页岩等非常规储层纳米级孔喉系统的定量表征,火山岩、变质岩等特殊储层成因机理研究,沉积、成岩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技术攻关等,都将为全球油气勘探进展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150 / 116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50 years of the turbidite paradigm (1950s—1990s): 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a critical perspective[J] . G Shanmugam.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0 (2)
[12]   利用露头、自然伽玛、岩石地球化学和测井地震一体化综合厘定层序界面——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白斌 ;
邹才能 ;
朱如凯 ;
翟文亮 ;
刘柳红 ;
戴朝成 ;
张健 ;
杜红权 ;
毛治国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1) :78-86
[13]   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邹才能 ;
赵政璋 ;
杨华 ;
付金华 ;
朱如凯 ;
袁选俊 ;
王岚 .
沉积学报, 2009, 27 (06) :1065-1075
[14]   川中地区须五段—须六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模式 [J].
刘柳红 ;
朱如凯 ;
罗平 ;
周川闽 ;
张兴阳 ;
翟文亮 .
现代地质, 2009, 23 (04) :667-675
[15]   “连续型”气藏及其大气区形成机制与分布——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大气区为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朱如凯 ;
袁选俊 ;
李伟 ;
张光亚 ;
张响响 ;
高晓辉 ;
刘柳红 ;
徐春春 ;
宋家荣 ;
李国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07-319
[16]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朱如凯 ;
邹才能 ;
张鼐 ;
王雪松 ;
程荣 ;
刘柳红 ;
周川闽 ;
宋丽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27-339
[17]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 [J].
朱如凯 ;
赵霞 ;
刘柳红 ;
王雪松 ;
张鼐 ;
郭宏莉 ;
宋丽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46-55
[18]   中国石油重点勘探领域——地质认识、核心技术、勘探成效及勘探方向 [J].
贾承造 ;
赵政璋 ;
杜金虎 ;
赵文智 ;
邹才能 ;
胡素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385-396
[19]   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J].
邹才能 ;
赵文智 ;
贾承造 ;
朱如凯 ;
张光亚 ;
赵霞 ;
袁选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257-271
[20]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J].
邹才能 ;
赵文智 ;
张兴阳 ;
罗平 ;
王岚 ;
刘柳红 ;
薛叔浩 ;
袁选俊 ;
朱如凯 ;
陶士振 .
地质学报, 2008, (06) :81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