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

被引:251
作者
胡庚申
机构
[1] 清华大学外语系
关键词
译者; 中心地位; 主导作用; 译者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9 [翻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在现有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从“三元”关系、诸“者”关系、译者功能、译品差异、意义构建、适应选择、翻译实践等不同角度对之加以论述,从而为“译有所为”找到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J].
许钧 .
中国翻译, 2003, (01) :8-13
[2]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
查明建 ;
田雨 .
中国翻译, 2003, (01) :21-26
[3]   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 [J].
谭载喜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07) :3-10+60
[4]   译史研究,以人为本——谈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 [J].
柯飞 .
中国翻译, 2002, (03) :33-34
[5]   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J].
杨自俭 .
中国翻译, 2002, (01) :3-9
[6]   结构·解构·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吕俊 .
中国翻译, 2001, (06) :8-11
[7]   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 [J].
孙会军 ;
赵小江 .
中国翻译, 1998, (02) :34-36
[8]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辜正坤著, 2003
[9]  
中华翻译文摘[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罗选民主编, 2002
[10]  
译介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谢天振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