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程的创新路径——基于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视角

被引:5
作者
赵富学 [1 ]
程传银 [1 ]
王俊莉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 兰州市七里河小学
关键词
体育课程创新; 主体性建构; 师生关系;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7.04.015
中图分类号
G633.96 [体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是在体育课程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它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中共同审视自己的特殊地位,强调不仅由教师判断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还由学生判断体育课程学习结果和水平,最后的课程学习成果由体育教师和学生一起认定,目的在于重新认识体育课程创新对促进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内在结构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发掘体育课程环境、体验和效能等条件性因素在体育课程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促进体育课程创新多元化路径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课程改革需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J].
刘启迪 .
当代教育科学, 2012, (22) :14-17
[2]   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J].
毛宇 ;
苏姗姗 .
课程教材.教法., 2007, (01) :34-38
[3]   课程效能的影响因素与实践策略 [J].
薛国凤 .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22) :7-11
[4]   案例与启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 [J].
董翠香 ;
王亚立 ;
姬彦忠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05) :73-75
[5]   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J].
裴娣娜 .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02) :13-19
[6]   教师成长不可缺失的特质:反思性分析 [J].
张定强 .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05) :92-97
[7]  
主体性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分学科建构[J]. 叶小耀.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2)
[8]  
人与人[M]. 作家出版社 , (德)布伯著, 1992
[9]   论体育课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学 [J].
欧阳锡禹 ;
金育强 ;
唐雪姣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01) :99-100+112
[10]   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效配置(上)——基于课程环境的研究 [J].
段健芝 ;
刘海元 ;
彭健民 ;
龙宋军 .
体育学刊, 2011, 18 (04)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