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63
作者
李伟 [1 ]
易海永 [2 ]
胡望水 [3 ]
杨庚 [1 ]
熊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3] 不详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西部; 加里东古隆起; 构造演化; 震旦纪; 寒武纪; 早古生代; 油气聚集; 气藏形成;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加里东古隆起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系及下古生界重要的含气领域,近年来在该区连续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为厘清该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新一轮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该古隆起自发育以来,经历了震旦纪晚期的整体掀斜与雏形发育、寒武纪—奥陶纪的同沉积隆升、志留纪的联合隆升、泥盆纪—石炭纪的长期隆升剥蚀、二叠纪的整体沉降沉积与区域盖层形成、三叠纪—侏罗纪的古隆起东段高点南迁、白垩纪—新近纪的古隆起西段强烈变形等7个主要演化阶段;②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油气聚集,经历了志留纪—三叠纪古油藏形成、侏罗纪—渐新世古气藏发育与中新世以来的气藏差异演化等3个主要时期;③震旦系—下古生界古油藏和古气藏主要发育于乐山—资阳—高石梯—龙女寺一带及其以北地区,尤其是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古隆起西段构造运动强烈,而古隆起东段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更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结论认为,高石梯—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及其北翼,不仅是下古生界构造圈闭型气藏最有利的发育区,而且也是寒武系与奥陶系顶部岩溶型岩性圈闭气藏最有利的发育区;后者将成为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J].
李伟 ;
张志杰 ;
党录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4) :400-408
[2]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J].
魏国齐 ;
焦贵浩 ;
杨威 ;
谢增业 ;
李德江 ;
谢武仁 ;
刘满仓 ;
曾富英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2) :5-9+119
[3]   四川威远震旦系与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附视频 [J].
孙玮 ;
刘树根 ;
王国芝 ;
徐国盛 ;
罗志立 ;
韩克猷 ;
袁海锋 ;
黄文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5) :481-489
[4]   从四川盆地看古隆起成藏的两重性 [J].
黄籍中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2) :12-17+130
[5]   试论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沉积环境与礁滩分布 [J].
何鲤 ;
罗潇 ;
刘莉萍 ;
黎平 ;
周贵祥 .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28-32+162
[6]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油裂解气判定及成藏过程定量模拟 [J].
孙玮 ;
刘树根 ;
马永生 ;
蔡勋育 ;
徐国盛 ;
王国芝 ;
雍自权 ;
袁海锋 ;
盘昌林 .
地质学报, 2007, (08) :1153-1159
[7]   加里东期华南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 [J].
陈洪德 ;
侯明才 ;
许效松 ;
田景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8
[8]   东吴运动性质的厘定及其时空演变规律 [J].
何斌 ;
徐义刚 ;
王雅玫 ;
肖龙 .
地球科学, 2005, (01) :89-96
[9]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沉积相及其勘探潜力区研究 [J].
黄先平 ;
杨天泉 ;
张红梅 .
天然气工业, 2004, (01) :10-12+101
[10]   威远气田成藏期及气源 [J].
戴金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47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