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污染环境罪的争议问题
被引:260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保护法益;
行为构造;
责任形式;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8.02.001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应当以保护法益为指导解释刑法第338条规定的污染环境罪;对于经《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既不能仅采取纯粹生态学的法益论,也不能仅采取纯粹人类中心的法益论,而应采取生态学的人类中心的法益论(折衷说);只要生态学的法益与人类中心的法益不相抵触,就需要保护生态学的法益。相对于人类中心的法益而言,污染环境罪是结果犯;但相对于生态学的法益而言,污染环境罪既可能是行为犯,也可能是结果犯,这是环境法益的复杂性决定的;相对于人类中心的法益而言,污染环境罪的基本犯大体上是抽象危险犯,但相对于生态学的法益而言,污染环境罪的基本犯则是侵害犯。污染环境罪的基本犯的责任形式只能是故意,不可能是过失,因而也不能采取混合说或者模糊罪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9
页数:1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