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生活的法律史

被引:11
作者
汪雄涛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社会科学化; 实践; 日常; 生活; 法律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日美两国的法律史研究路径虽然略有不同,但都折射出先验的理论和旁观者的逻辑,这是法律史社会科学化最真实的陷阱。人类学和历史学共同趋向实践与日常的经验表明,法律史在朝向社会科学研究的同时应当对化约保持警惕。迈向生活的法律史一方面倡导问题意识要从生活中来,另一方面又要将生活逻辑带入经验到理论的推演中去。从更深层次上说,生活对于学术,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立场。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5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情法两尽”抑或是“利益平衡”? [J].
汪雄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1) :29-37
[2]   明清诉讼中的情理调处与利益平衡 [J].
汪雄涛 .
政法论坛, 2010, 28 (03) :50-57
[4]   历史人类学:如何走得更远 [J].
张小也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97-104
[5]   明清判牍中的“情理” [J].
汪雄涛 .
法学评论, 2010, 28 (01) :148-154
[6]   明清判牍中的亲属争讼 [J].
汪雄涛 .
环球法律评论, 2009, 31 (05) :84-92
[7]   明清诉讼中的“依法审判” [J].
汪雄涛 .
开放时代, 2009, (08) :83-100
[10]   中国法律史研究思路新探 [J].
邓建鹏 .
法商研究, 2008, (01) :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