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河水人工补给洞穴滴水、碳酸盐(钙)沉积特征及景观恢复探讨

被引:11
作者
张美良 [1 ]
朱晓燕 [1 ]
吴夏 [1 ]
张碧云 [2 ]
潘谋成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关键词
地下河水; 洞穴滴水; 碳酸钙沉积; 景观恢复; 桂林七星岩No.15支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岩溶旅游洞穴碳酸盐岩沉积物景观容易受到污染、风化,为了探讨受污损洞穴碳酸盐沉积物的修复方法以确保岩溶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桂林七星岩No.15支洞距洞口约150m长洞段的滴水物化指标、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物进行了为期4年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该洞段的滴水主要源于抽取地下河水的水柜渗漏及降水补给,地下河水和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在4个水文年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雨季洞穴滴水电导率、[Ca2+]、[HCO-3]等显著降低,降雨稀释效应明显;(2)现代洞穴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雨季洞穴滴水量/速率、碳酸钙沉积速率加快,最大沉积量达0.8g/半月,洞穴入口约150m长洞段快速滴水碳酸盐最大沉积量达2~4g/半月,旱季碳酸盐沉积速率减少,最大沉积量仅为0.4g/半月;(3)抽取岩溶地下水经由地表补给洞穴滴水可提高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及CaCO3饱和度,促使大量碳酸盐(CaCO3)快速沉积,实现对洞穴受风化、污染景观的修复,新沉积的碳酸钙(CaCO3)还可以将基岩裂隙和洞穴内破损、破裂的钟乳石重新"粘结"起来,利于洞穴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洞穴次生化学碳酸盐沉积物-石笋的气候替代指标的意义与不确定性因素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吴夏 ;
潘谋成 ;
阳和平 .
地球与环境, 2015, 43 (02) :138-151
[2]   广西巴马县水晶宫洞穴沉积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吴夏 ;
阳和平 ;
潘谋成 .
中国岩溶, 2013, (03) :345-357
[3]   桂林甑皮岩洞穴的形成、演化及古人类文化遗址堆积浅议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覃军干 ;
吴夏 ;
曹建华 .
地球与环境, 2011, 39 (03) :305-312
[4]   重庆芙蓉洞崩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J].
黄保健 .
中国岩溶, 2011, 30 (01) :105-112
[5]   桂林现代洞穴碳酸盐——石笋的沉积速率及其环境意义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李涛 ;
邹丽霞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 (01) :125-134
[6]   北京石花洞岩溶景观特色及成因探讨 [J].
傅迷 ;
张文昭 ;
王俊辉 ;
唐洁云 ;
许新路 ;
黄文辉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6) :149-155
[7]   桂林盘龙洞滴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变化研究及其意义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林玉石 ;
陈坤琨 ;
彭稳 ;
邹丽霞 .
地球与环境, 2009, 37 (01) :1-10
[8]   洞穴滴(流)水的沉积及溶—侵蚀作用——以桂林盘龙洞为例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林玉石 ;
田明中 ;
王华 .
中国岩溶, 2007, (04) :326-333
[9]  
旅游洞穴碳酸钙景观恢复的水文地球化学试验——以云南弥勒白龙洞为例[J]. 王静,向昌国,宋林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1)
[10]   重庆丰都雪玉洞群的洞穴特征和洞穴沉积物 [J].
朱学稳 ;
张远海 ;
韩道山 ;
文汝平 ;
陈炳清 .
中国岩溶, 2004, (02) :1-6+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