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主体性的遮蔽与复归

被引:27
作者
孙瑞芳
滕洋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主体性; 人机交互; 教师生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主体性呈现出虚拟与现实交织、个体与群体融合、张扬与迷失并存的新特征。智能技术在重塑教师主体性的同时,也易使教师陷入自我危机、交往扭曲和行动异化的主体性困境。因此,有必要通过坚守生命之性,在寻求本真中认识自己;构建选择之性,在实践活动中成为自己;回归创造之性,在终身学习中成就自己来复归教师的主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智慧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变”与“不变” [J].
冯永刚 ;
陈颖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4) :8-15
[2]   “代具”还是“代替”?人工智能究竟能否取代人类教师的哲学省思 [J].
张务农 ;
贾保先 ;
曾强 ;
常晟 .
教师教育研究 , 2021, (01) :14-21
[3]   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 [J].
孙伟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2) :119-137+202
[4]   主体交流异化与现代性迷失——人工智能的精神生态风险 [J].
邓志文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02) :173-180
[5]   论马克思尊严观的主体性及其超越路径 [J].
王贺 ;
李忠红 .
学术研究, 2020, (02) :13-18
[6]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行动哲学” [J].
李栋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10) :12-18+34
[7]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艺术创作思考 [J].
张新科 .
艺术评论, 2019, (05) :142-150
[8]   教师情感劳动初探 [J].
高晓文 ;
于伟 .
教育研究, 2018, 39 (03) :94-102
[9]   教师生命理想的缺失与重建 [J].
王红霞 .
教师教育研究, 2017, 29 (06) :16-22
[10]   当教师遇上人工智能…… [J].
李政涛 .
人民教育, 2017, (Z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