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诉讼诈骗”的行为性质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冠男
机构
: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法学
|
2015年
/ 02期
关键词
:
诉讼诈骗;
三角诈骗;
财产处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摘要
:
论证诉讼诈骗成立诈骗罪,并不需以三角诈骗为桥梁。应予以判定的核心问题为处分权人处分财产是否基于错误认识。法院享有宪法授予之审判权,具有处分当事人财产的权限;法院以判决方式处分当事人财产,可能的当事人财物交付仅影响诈骗罪之既遂;法院所负有的证据审查职责和裁判所依的自由心证主义,使法院可能基于错误认识作出判决。诉讼诈骗侵犯他人财产权利已具备成立诈骗罪之客体要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与“诉讼欺诈”定性诈骗罪论者商榷
[J].
高铭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高铭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冉
.
法学杂志,
2013,
34
(04)
:1
-18
[2]
以诈骗罪追究恶意诉讼行为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泽善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20
-28
[3]
虚假诉讼的定罪问题探究——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视角
[J].
卢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卢建平
;
任江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任江海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2
-9
[4]
论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雪娜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29
-39
[5]
论诉讼欺诈取财行为的刑法规制
[J].
王飞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法学院
王飞跃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10
-19
[6]
“诉讼诈骗”批判[J]. 黄龙.刑法论丛. 2010(01)
[7]
复杂客体泛化现象之检讨——以我国刑法中的经济犯罪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桂亚胜
.
法商研究,
2009,
26
(03)
:28
-33
[8]
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J].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
法学家,
2008,
(04)
:65
-75+93
[9]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 以司法客观过程为视角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亚东
.
中外法学,
2008,
(04)
:580
-589
[10]
论拟制的自认
[J].
刘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刘学
.
法学评论,
2005,
(05)
:130
-135
←
1
2
3
4
→
共 39 条
[1]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与“诉讼欺诈”定性诈骗罪论者商榷
[J].
高铭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高铭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冉
.
法学杂志,
2013,
34
(04)
:1
-18
[2]
以诈骗罪追究恶意诉讼行为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泽善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20
-28
[3]
虚假诉讼的定罪问题探究——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视角
[J].
卢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卢建平
;
任江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任江海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2
-9
[4]
论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雪娜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29
-39
[5]
论诉讼欺诈取财行为的刑法规制
[J].
王飞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法学院
王飞跃
.
政治与法律,
2012,
(11)
:10
-19
[6]
“诉讼诈骗”批判[J]. 黄龙.刑法论丛. 2010(01)
[7]
复杂客体泛化现象之检讨——以我国刑法中的经济犯罪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桂亚胜
.
法商研究,
2009,
26
(03)
:28
-33
[8]
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J].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
法学家,
2008,
(04)
:65
-75+93
[9]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 以司法客观过程为视角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亚东
.
中外法学,
2008,
(04)
:580
-589
[10]
论拟制的自认
[J].
刘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刘学
.
法学评论,
2005,
(05)
:130
-135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