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茶叶化学研究中的方法与问题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乾刚
机构
:
[1]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
来源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1年
/ 03期
关键词
:
茶叶;
化学研究;
方法;
问题;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
090203 ;
摘要
:
就红茶发酵机理与色素形成、茶叶香气、茶叶有效成分的获取和利用及其他研究中所涉及的技术与思想方法、观点与争议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认为 :(1)作为实验性专业理论学科 ,茶叶化学进展一直受益于对“方法与问题”的关注 ;(2 )香气研究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不是缺乏对有关成分种类、含量、比例的认识 ,而是这些成分转化的化学机理及其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3)酶学干预、苦涩味物质降解、鲜叶质量补救以及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转化和添加是解决茶叶生产繁琐、成本偏高、质量波动及开发新型茶饮的关键技术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红茶中的茶黄素
江和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江和源
程启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程启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琪珍
王华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王华夫
[J].
中国茶叶,
1998,
(03)
: 18
-
20
[2]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张杰
朱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朱光明
施兆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施兆鹏
[J].
福建茶叶,
1989,
(03)
: 23
-
39
[3]
茶多酚酶细胞内定位及其与红茶色素形成的研究进展
刘乾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学院园艺系
刘乾刚
[J].
福建茶叶,
1988,
(03)
: 11
-
15
[4]
制茶发酵的生化机制
萧伟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微农学院合肥
萧伟祥
[J].
茶叶科学,
1987,
(02)
: 1
-
6
[5]
红茶萎凋、发酵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其与挥发性成分的形成
孙跃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孙跃进
黄雨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黄雨初
[J].
茶叶科学,
1985,
(02)
: 39
-
48
[6]
红茶汤中茶褐素的研究
萧伟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萧伟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丽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萧瑶珍
[J].
茶叶,
1985,
(01)
: 28
-
31
[7]
茶叶生物化学[M]. 农业出版社 , 安徽农学院主编, 1988
[8]
茶叶生化原理[M]. 农业出版社 , 王泽农 著, 1981
[9]
单宁质在茶树内的合成和转化[M]. 科学出版社 , (苏)库尔萨诺夫(А.Л.Курсанов)著, 1956
←
1
→
共 9 条
[1]
红茶中的茶黄素
江和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江和源
程启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程启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琪珍
王华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王华夫
[J].
中国茶叶,
1998,
(03)
: 18
-
20
[2]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张杰
朱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朱光明
施兆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湖南农学院制茶教研室
施兆鹏
[J].
福建茶叶,
1989,
(03)
: 23
-
39
[3]
茶多酚酶细胞内定位及其与红茶色素形成的研究进展
刘乾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学院园艺系
刘乾刚
[J].
福建茶叶,
1988,
(03)
: 11
-
15
[4]
制茶发酵的生化机制
萧伟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微农学院合肥
萧伟祥
[J].
茶叶科学,
1987,
(02)
: 1
-
6
[5]
红茶萎凋、发酵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其与挥发性成分的形成
孙跃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孙跃进
黄雨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黄雨初
[J].
茶叶科学,
1985,
(02)
: 39
-
48
[6]
红茶汤中茶褐素的研究
萧伟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萧伟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丽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萧瑶珍
[J].
茶叶,
1985,
(01)
: 28
-
31
[7]
茶叶生物化学[M]. 农业出版社 , 安徽农学院主编, 1988
[8]
茶叶生化原理[M]. 农业出版社 , 王泽农 著, 1981
[9]
单宁质在茶树内的合成和转化[M]. 科学出版社 , (苏)库尔萨诺夫(А.Л.Курсанов)著, 195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