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金宝山铂钯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8
作者
卢宜冠 [1 ]
赵凯 [1 ]
熊伊曲 [1 ]
李坡 [1 ]
杜达洋 [1 ]
袁明伟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云南云宝铂钯矿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铂钯矿床; 铂族元素; 地壳混染; 金宝山; 滇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3 [铂和铂族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金宝山铂钯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红河断裂东侧,宁蒗-弥渡镁铁-超镁铁岩带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辉石橄榄岩中。辉石橄榄岩和铂钯矿石均富集LREE,具有弱的Eu负异常和较强的Sr、Ba负异常;与N-MORB相比,辉石橄榄岩具有较低的(Nb/Th)PM比值和较高的(Th/Yb)PM比值,表明金宝山岩体受到了地壳物质混染;通过(Th/Yb)PM-(Nb/Yb)PM图解估算得到地壳混染程度在55%70%之间,强烈地壳混染表明岩浆中的S达到饱和并使得硫化物发生大规模熔离。而利用硅酸盐岩浆/硫化物的质量比值(R因子)方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金宝山矿床R因子集中于5000~1000之间,明显大于金川、图拉尔根、白马寨等典型岩浆硫化物矿床,说明金宝山岩体形成时岩浆中的硫化物熔离程度较低。辉石橄榄岩和铂钯矿石的S/Se和Cu/Pd比值也同样反映了硫化物低程度熔离的特征。与Nb、Th等元素含量相对稳定的高场强元素相比,S、Se、Pd等元素在硫化物部分熔解以及热液作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迁移。类似于River Valley和Platreef矿床等大型层状PGE矿床,金宝山铂钯矿床的形成是一个两阶段的过程,早阶段在岩浆通道或深部岩浆房中,地壳混染使得硫化物发生强烈熔离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聚集,产生富PGE岩浆;后由于硫化物的部分熔解,岩浆中硫化物熔体富集Se、Pd,亏损S、Fe,岩浆中的S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晚阶段在浅部岩浆房,少量地壳S的加入并未使得S饱和从而发生硫化物大规模熔离。金宝山岩体具有较低的Cu/Pd、Cu/Pt比值,即出现Cu/Pd比值较低的岩体也可能有较大的成矿潜力,这与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具有较高Cu/Pd、Cu/Pt比值的矿体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681 / 26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的氢-氧同位素示踪:夹皮沟金矿带例析 [J].
杨利亚 ;
杨立强 ;
袁万明 ;
张闯 ;
赵凯 ;
于海军 .
岩石学报, 2013, 29 (11) :4025-4035
[2]   云南金宝山铂钯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及找矿意义 [J].
王生伟 ;
孙晓明 ;
廖震文 ;
周邦国 ;
罗茂金 ;
郭阳 ;
蒋小芳 ;
朱华平 ;
马东 ;
沈战武 .
矿床地质, 2012, 31 (06) :1259-1276
[3]   滇西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J].
杨立强 ;
邓军 ;
赵凯 ;
刘江涛 ;
葛良胜 ;
周道卿 ;
李士辉 ;
曹宝宝 .
岩石学报, 2011, 27 (12) :3800-3810
[4]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J].
邓军 ;
杨立强 ;
王长明 .
岩石学报, 2011, 27 (09) :2501-2509
[5]   哀牢山造山带金矿成矿时序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J].
杨立强 ;
邓军 ;
赵凯 ;
刘江涛 .
岩石学报, 2011, 27 (09) :2519-2532
[6]   滇西富碱斑岩型金成矿系统特征与变化保存 [J].
邓军 ;
杨立强 ;
葛良胜 ;
袁士松 ;
王庆飞 ;
张静 ;
龚庆杰 ;
王长明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633-1645
[7]   哀牢山造山型金成矿系统:复合造山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初探 [J].
杨立强 ;
刘江涛 ;
张闯 ;
王庆飞 ;
葛良胜 ;
王中亮 ;
张静 ;
龚庆杰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723-1739
[8]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 [J].
邓军 ;
侯增谦 ;
莫宣学 ;
杨立强 ;
王庆飞 ;
王长明 .
矿床地质, 2010, 29 (01) :37-42
[9]   金宝山铂-钯矿和力马河镍矿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马言胜 ;
陶琰 ;
朱飞霖 ;
王兴阵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9, 28 (02) :123-127
[10]   云南二叠纪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地壳混染与矿化的关系 [J].
王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8, 27 (04) :33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