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燕山构造带中段早白垩世盆地特征
被引:9
作者:
张英利
[1
]
孟庆任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燕山构造带;
早白垩世;
沉积过程;
盆地演化;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8.04.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燕山构造带中段主要包含3个早白垩世盆地,即滦平盆地、凤山盆地、石人沟盆地。通过对盆地的沉积相分析、古水流的恢复以及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研究,认为燕山构造带中段早白垩世盆地发育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火山喷发阶段、中期强烈断陷阶段和晚期填平阶段。早期发育强烈的火山作用,形成以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张家口组;中期盆地主体呈半地堑状,受单一边界主断层控制,盆地相互独立,盆地边缘以冲积扇砾岩和扇三角洲砂岩、砾岩沉积为主,盆地中心为湖泊细粒沉积。古流向和物源恢复结果证明,盆地沉积物主体来自于北部和/或西部的变质岩基底。盆地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受边界正断层的控制,断层下盘基底岩石的抬升与盆地边界正断层活动相关,从而成为盆地主要的物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12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