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基追比对高产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张许
王宜伦
韩燕来
谭金芳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氮肥回收率; 氮素吸收效率; 氮素收获指数; 土壤氮素依存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确定高产冬小麦生产过程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时期及比例,实现氮肥资源高效利用。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豫北超高产田总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地上部氮素吸收与积累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下,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氮肥分次施用可增加冬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提高氮素回收率、农学效率、吸收效率和收获指数,降低土壤氮素依存率,其中N3处理最佳。冬小麦返青期前对氮的积累量约占总积累量的9.4%~11.2%,返青期后对氮的需求量大,返青至灌浆期可吸收氮素63.3%~66.6%,灌浆期后可吸收氮素23.5%~25.9%;N3处理植株各生育阶段氮积累量较高。氮肥1/3底施+1/3返青期追施+1/3拔节期追施是本试验条件下兼顾小麦产量及氮素效率的最佳运筹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武际 ;
郭熙盛 ;
王允青 ;
张平治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6) :1021-1027
[2]   氮肥后移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J].
陈祥 ;
同延安 ;
亢欢虎 ;
俞建波 ;
王志辉 ;
杨江锋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3) :450-455
[3]   追氮时期对优质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李光忠 ;
王明友 ;
薛玉剑 ;
杨秀凤 ;
尚会芹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1) :9870-9872
[4]   氮素运筹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效应 [J].
冯伟 ;
郭天财 ;
李晓 ;
姚战军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02) :57-60
[5]   氮素运筹技术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李金才 ;
屈会娟 ;
魏凤珍 .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02) :8-11
[6]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曹承富 ;
孔令聪 ;
汪建来 ;
赵斌 ;
赵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1) :46-50
[7]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量对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林琪 ;
侯立白 ;
韩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561-567
[8]   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赵淑章 ;
季书勤 ;
王绍中 ;
吕凤荣 ;
郭冠军 .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07) :57-59
[9]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霍中洋 ;
葛鑫 ;
张洪程 ;
戴其根 ;
许轲 ;
龚振恺 .
作物学报, 2004, (05) :449-454
[10]   施氮时期对专用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沈建辉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曹卫星 ;
郭文善 ;
王龙俊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1)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