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的时空分布及裂后期异常沉降机制
被引:24
作者:
李亚敏
[1
,2
]
施小斌
[1
]
徐辉龙
[1
]
何家雄
[3
]
刘兵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4]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关键词:
构造沉降;
裂后期异常沉降;
应变速率反演;
拉张因子;
琼东南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2.01.027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考察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的时空分布及裂后期异常沉降机制,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盆内68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选择15口代表井进行拉张应变速率反演及拉张因子计算。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空间上表现为中央凹陷带和南部凹陷带强于北部凹陷带;时间上在裂陷期出现局部快速沉降-整体慢速沉降—局部快速沉降的阶段特征,进入裂后期逐渐减缓并在15.5~10.5Ma期间减至最低值,但自10.5~5.5Ma以来又明显增大。裂后期异常沉降在盆地东西部都有明显表现,在北部凹陷带较小,在中央凹陷带内往东区有逐渐增大趋势;时间上裂后异常构造沉降随时间增大,增长过程具有快-慢-快的阶段性。分析认为:裂后阶段早期的快速沉降可能是裂陷期非均匀拉张的结果,而晚中新世以后的快速构造沉降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65
+6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