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典型增温期黄土高原东西部C3/C4植物组成变化特征

被引:19
作者
赵得爱 [1 ,2 ]
吴海斌 [1 ]
吴建育 [1 ,2 ]
郭正堂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西部黄土高原; 全新世中期; 末次间冰期; C3/C4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5 [古植物生态学与古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过去典型增温时段的自然植被演化规律是未来增温情形下植被变化趋势的重要参照。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4~8kaB.P.)和末次间冰期(80~110kaB.P.)温度分别比现高约1.2℃和2~5℃,是揭示过去不同增温幅度下植被演化的理想时段。通过对黄土高原东西部黄土-古土壤序列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对比研究表明:在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东西部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一致,相对末次盛冰期表现为正偏2.2‰2.9‰,指示C4植物丰度增加。而在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东、西部不同地貌单元有机碳同位素结果产生空间分异,相对末次盛冰期西部梁峁区表现为负偏约0.8‰,指示C4植物丰度减少,而东部塬区则表现为正偏0.9‰4.0‰,指示C4植物丰度增加。由于上述典型时段大气CO2浓度相近且温度升高,末次间冰期与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C4植物丰度变化的差异可能与降水增加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在过去典型增温期不同增温幅度下黄土高原东、西部不同地貌单元植被演化呈现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848 / 8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区域性剖面的对比研究 [J].
张晓 ;
贾鑫 ;
饶志国 ;
董广辉 ;
张东菊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1) :187-196
[2]   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与气候要素的定量关系研究 [J].
宋扬 ;
郝青振 ;
葛俊逸 ;
赵得爱 ;
张岩 ;
李琴 ;
左昕昕 ;
吕延武 ;
王攀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679-689
[3]   西峰黄土-红粘土序列有机质记录及其对磁化率古气候意义启示 [J].
谢巧勤 ;
陈天虎 ;
徐晓春 ;
孙玉兵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09-718
[4]   兰州九州台黄土磁性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研究 [J].
刘现彬 ;
夏敦胜 ;
贾佳 ;
魏海涛 ;
赵爽 ;
李冠华 ;
于英鹏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61-770
[5]   黄土高原与伊犁黄土磁学特征对比及启示 [J].
贾佳 ;
夏敦胜 ;
王博 ;
李冠华 ;
赵爽 ;
刘现彬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49-760
[6]   澳大利亚黄土磁学性质及环境意义 [J].
刘秀铭 ;
马明明 ;
PHesse ;
吕镔 ;
汤德平 ;
郭雪莲 ;
陈家胜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837-848
[7]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证据 [J].
刘恋 ;
周鑫 ;
于严严 ;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3) :506-513
[8]   对黄土磁化率、粒度年龄模型的检验 [J].
陈一萌 ;
冯兆东 ;
宫辉力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6) :764-769
[9]   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及预估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赵宗慈 ;
徐影 ;
罗勇 ;
李巧萍 ;
张锦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01) :1-10
[10]   陇西黄土高原末次冰期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及其意义 [J].
陈发虎 ;
饶志国 ;
张家武 ;
金明 ;
马剑英 .
科学通报, 2006, (11) :131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