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的刑法保护

被引:6
作者
贺洪波
机构
[1]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关键词
大数据; 公民个人信息; 非敏感信息; 刑法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日渐呈现出数据资源贡献与数据资源受害的双面脸谱,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刑法保护的现实需求与日俱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确立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整体保护规则、分类定罪规则、区别量刑规则,努力为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刑法保护提供司法准据。当前务实应对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刑法保护的实践困境,应聚焦个人信息权,在宏观层面对接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化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刑法保护的法治认识,在微观层面立足定罪体系性标准,细化公民个人非敏感信息刑法保护的数量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量刑标准再析 [J].
刘宪权 ;
房慧颖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 20 (06) :107-115
[2]   “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思路 [J].
于志刚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10) :4-14+155
[3]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周加海 ;
邹涛 ;
喻海松 .
人民司法(应用), 2017, (19) :31-37
[6]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解释学释义 [J].
李谦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 (01) :14-20
[7]   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入罪的边界——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法益为视角 [J].
高富平 ;
王文祥 .
政治与法律, 2017, (02) :46-55
[9]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 [J].
韦尧瀚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1)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