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空间聚类与关联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31
作者
张帅 [1 ]
袁长伟 [2 ]
赵小曼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交通运输碳排放; 能源消耗; SNA; 空间聚类; 关联网络结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1.015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5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基于中国29个省域1996、2005和2014年交通运输碳排放数据及公路交通网,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空间异质性、凝聚子类、中介性等角度分析中国29个省域的网络结构演变、空间分布及聚集特征、中介性及角色。结果表明:(1)从时间趋势上看,1996—2014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关联网络密度不断提升,网络结构呈现复杂化态势,同时碳排放关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性;(2)通过交通运输碳排放网络TOP1、TOP5、TOP10及凝聚子类分析发现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大体可以分为6大区域: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及华中华东部分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北方地区、西北部分地区;(3)在不同的区域中,不同省份扮演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贵州、广东、湖北等省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与区域内部省份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关联特性,扮演着"中间人"角色,其余省份主要在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省域交通运输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袁长伟 ;
张帅 ;
焦萍 ;
武大勇 .
资源科学, 2017, 39 (04) :687-697
[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国省域交通碳减排压力指数 [J].
袁长伟 ;
芮晓丽 ;
武大勇 ;
焦萍 .
中国公路学报 , 2016, (06) :262-270
[3]   中国交通CO2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2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杨文越 ;
李涛 ;
曹小曙 .
地理科学, 2016, 36 (04) :491-501
[4]   中国公路货物运输碳排放重心转移轨迹分析 [J].
余跃武 ;
李晔 ;
包磊 ;
李文翔 .
生态经济, 2016, 32 (02) :117-121
[5]   江苏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及减排情景分析研究 [J].
陈露露 ;
赵小风 ;
赖力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10) :13-17
[6]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测度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J].
杨彬 ;
宁小莉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5, 44 (05) :667-673+679
[7]   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J].
刘华军 ;
刘传明 ;
孙亚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83-95
[8]   中原经济区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 [J].
李亚婷 ;
潘少奇 ;
苗长虹 .
地理研究, 2014, 33 (07) :1239-1250
[9]   中国交通碳排放空间计量分析 [J].
张陶新 ;
曾熬志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10) :14-20
[10]   中国碳排放与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演变及对比分析 [J].
高洁 ;
张晓明 ;
王建伟 ;
李琳娜 .
生态经济, 2013, (08)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