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罪认罚案件救济程序的改造模式

被引:26
作者
周新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案件; 救济程序; 检察院抗诉模式; 限制上诉权模式; 突破上诉不加刑原则模式;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9.06.016
中图分类号
D925.18 [];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推行之初就彰显着在维护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率的价值追求,而司法实践中被告人滥用上诉权的现象却未得到有效缓解,增加了司法负担,消解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提高诉讼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理论与实务界提出了检察院抗诉模式、限制上诉权模式和突破上诉不加刑原则模式,以期破解部分地区上诉率较高的难题,然而这三种不同的救济程序改造模式均有其局限性。认罪认罚案件救济程序的改造需要考虑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注重人权保障的实现,可以在选择程序简化模式的同时,完善值班律师制度、控辩协商程序以及司法责任制,从而保障认罪认罚案件救济程序的良性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9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内涵再辨析 [J].
赵恒 .
法学评论, 2019, 37 (04) :174-183
[2]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告人上诉权的设置——以诉讼效益原则为依据附视频 [J].
臧德胜 ;
杨妮 .
人民司法(应用), 2018, (34) :18-23
[3]   论量刑从宽——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分析 [J].
赵恒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 (04) :64-78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实践性反思 [J].
周新 .
当代法学, 2018, 32 (02) :123-133
[5]   “两种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有效辩护 [J].
熊秋红 .
法律适用, 2018, (03) :56-62
[7]   论从宽的幅度 [J].
周新 .
法学杂志, 2018, 39 (01) :86-95
[8]   论从宽处理的三种模式 [J].
赵恒 .
现代法学, 2017, 39 (05) :73-93
[9]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J].
闵春雷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27-37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异同及其启示 [J].
樊崇义 ;
徐歌旋 .
中州学刊, 2017, (03)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