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进展及一些新认识

被引:90
作者
宋扬
唐菊兴
曲晓明
王登红
辛洪波
杨超
林彬
范淑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班怒成矿带; 斑岩铜矿; 青藏高原; 矿床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7 [区域矿产、矿产分布];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狭义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范围与班公湖—怒江洋盆残留的蛇绿混杂岩带一致,包括与超基性岩浆熔离作用相关的Cr,Fe,Ni等矿床;广义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包括缝合线南北两侧与班公湖—怒江洋俯冲、碰撞、碰撞后及陆内伸展作用有关的所有矿床和岩浆岩,其范围包括南羌塘地体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中拉萨地块的大部分区域,发育的矿床类型有斑岩型铜(金)矿、矽卡岩型铁(铜)矿、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和热液型钨矿等,涉及的动力学背景包括活动大陆边缘到板内的各个阶段。在2期重要的斑岩铜(金)成矿作用中,120~105 Ma BP矿床的形成与拉萨地体和南羌塘地体碰撞过程中深部俯冲洋壳物质的重熔有关,90~85 Ma BP矿床始于碰撞后阶段岩石圈地幔的底侵作用。一些关键的基础性科学问题,诸如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岩浆作用特征、典型矿床成矿机制、矿床的保存与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予以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795 / 80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8 条
[1]   斑岩铜矿成矿构造背景研究进展 [J].
熊欣 ;
徐文艺 ;
贾丽琼 ;
李骏 .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02) :250-264
[2]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J].
唐菊兴 ;
孙兴国 ;
丁帅 ;
王勤 ;
王艺云 ;
杨超 ;
陈红旗 ;
李彦波 ;
李玉彬 ;
卫鲁杰 ;
张志 ;
宋俊龙 ;
杨欢欢 ;
段吉琳 ;
高轲 ;
方向 ;
谭江云 .
地球学报, 2014, 35 (01) :6-10
[3]   天山-阿尔泰地区古生代构造及相关的内生成矿作用 [J].
万天丰 .
矿床地质, 2013, 32 (04) :706-715
[4]   紫金山铜金矿明矾石交代蚀变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王翠芝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8) :897-912
[5]   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成矿规律、矿床模型与找矿方向 [J].
唐菊兴 ;
张志 ;
李志军 ;
孙燕 ;
姚晓峰 ;
胡正华 ;
王红星 ;
宋俊龙 ;
何林 .
地球学报, 2013, 34 (04) :385-394
[6]   西藏尼玛县塔色普勒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浩 ;
李才 ;
胡培远 ;
范建军 ;
张红雨 ;
李娇 .
地质通报, 2013, 32 (07) :1014-1026
[7]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A-型花岗岩的岩浆源区与板片断离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杜德道 ;
陈华 .
地质学报, 2013, 87 (06) :759-772
[8]   西藏班-怒结合带尕尔穷铜金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志 ;
唐菊兴 ;
陈毓川 ;
李志军 ;
宋俊龙 ;
姚晓峰 ;
杨毅 ;
胡正华 ;
陈伟 ;
王红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3, 32 (03) :305-317
[9]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增生杂岩结构及其对成矿地质背景的约束 [J].
段志明 ;
李光明 ;
张晖 ;
段瑶瑶 .
地质通报, 2013, 32 (05) :742-750
[10]   西藏班戈县拉青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年龄 [J].
董磊 ;
李光明 ;
黄瀚霄 ;
雍永源 .
地质通报, 2013, 32 (05) :76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