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陈艺晖 [1 ,2 ]
林河通 [1 ,2 ]
林艺芬 [1 ,2 ]
张居念 [1 ]
赵云峰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龙眼; 果皮; 褐变; 拟茎点霉; 侵染; 活性氧代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7 [热带及亚热带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的】研究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4个孢子/mL)浸泡接种5 min,以无菌水处理的龙眼果实为对照。经过处理的果实在(28 1)℃、相对湿度90%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病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MDA含量、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拟茎点霉侵染提高了龙眼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同时,拟茎点霉侵染促进龙眼果皮产生速率增加,且在整个侵染过程维持较高水平;拟茎点霉侵染0—2 d内的果皮GSH含量和APX活性明显下降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上升,侵染2—5 d内的果皮APX活性快速上升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下降,侵染5 d后的果皮SOD和APX活性快速下降;在整个侵染过程的果皮AsA含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增加。【结论】拟茎点霉侵染导致龙眼果皮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而积累大量活性氧,大量的活性氧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会引起细胞区室化功能的丧失,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其结果引起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和黑褐色高聚物的形成而导致龙眼果皮褐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858 / 48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番茄果实成熟衰老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J].
左进华 ;
陈安均 ;
孙爱东 ;
罗云波 ;
朱本忠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3) :2724-2734
[2]   龙眼采后果皮褐变因素及防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J].
陈艺晖 ;
林艺芬 ;
林河通 ;
孔祥佳 ;
赵云峰 .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0, (03) :27-31
[3]   解偶联剂DNP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J].
陈莲 ;
陈梦茵 ;
林河通 ;
陈艺晖 ;
林艺芬 ;
陈绍军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11) :4019-4026
[4]   鸭梨果实接种轮纹病菌及生长期、贮藏期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的研究 [J].
祝美云 ;
赵晓芳 ;
王贵禧 ;
王艳娜 ;
梁丽松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3) :251-255
[5]   龙眼果实潜伏性病原真菌的初步研究 [J].
张居念 ;
林河通 ;
谢联辉 ;
林奇英 ;
王宗华 .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04) :78-82
[6]   果实采前套袋对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J].
林河通 ;
瓮红利 ;
张居念 ;
梁毅 ;
林大才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232-237
[7]   龙眼焦腐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J].
张居念 ;
林河通 ;
谢联辉 ;
林奇英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425-429
[8]   龙眼果实采后失水果皮褐变与活性氧及酚类代谢的关系 [J].
林河通 ;
席玙芳 ;
陈绍军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03) :287-297
[9]   龙眼果实商业化采后处理系统的建立(英文) [J].
林河通 ;
Saichol Ketsa ;
Deirdre M.Holcroft ;
Christopher Menzel ;
陈绍军 ;
席玙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5) :167-174
[10]   龙眼果皮微细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及其与果实耐贮性的关系 [J].
林河通 ;
陈绍军 ;
席玙芳 ;
郭素枝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3)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