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监测及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55
作者
傅敏宁 [1 ]
郑有飞 [1 ]
徐星生 [2 ]
牛鲁燕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江西省气象台
[3]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PM2.5; 监测; 人体健康; 大气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M2.5的监测方法、观测站网建设发展,以及PM2.5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及天气、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并对国内外PM2.5空气质量标准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PM2.5监测及影响评价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北京东北部城区大气细粒子与相关气体污染特征研究 [J].
邓利群 ;
李红 ;
柴发合 ;
伦小秀 ;
陈义珍 ;
王峰威 ;
倪润祥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7) :1064-1070
[2]   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 [J].
冯茜丹 ;
党志 ;
吕玄文 ;
明彩兵 ;
童英林 ;
李静华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1) (Z1) :1048-1052
[3]  
上海市霾期间PM2.5、PM10污染与呼吸科、儿呼吸科门诊人数的相关分析[J]. 殷永文,程金平,段玉森,魏海平,嵇若旭,于金莲,于宏然.环境科学. 2011(07)
[4]   沈阳市大气颗粒物PM2.5污染现状分析 [J].
刘闽 .
环境保护科学, 2011, 37 (03) :13-15
[5]   贵阳市城区近地面PM/PM及重金属污染水平研究 [J].
王京 ;
王初 ;
陈振楼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04) :74-76+124
[6]   济南市环境空气细粒子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张桂芹 ;
刘泽常 ;
杜世勇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S2) (S2) :520-522+550
[7]   杭州市大气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包贞 ;
冯银厂 ;
焦荔 ;
洪盛茂 ;
刘文高 .
中国环境监测, 2010, 26 (02) :44-48
[8]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研究进展 [J].
王冰 ;
张承中 .
中国科技信息, 2009, (08) :25-26
[9]   空气环境中PM2.5研究进展 [J].
肖美 ;
郭琳 ;
何宗健 .
江西化工, 2006, (04) :43-45
[10]   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特性的研究 [J].
郭璇华 ;
高瑞英 ;
黄瑞毅 ;
钟平生 ;
黄如棣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6) :49-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