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深层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1
作者
殷积峰
谷志东
李秋芬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震综合解释技术; 深层断裂; 大川中地区;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对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21 000 km二维地震和近3 000 km2三维地震进行深层断裂体系的系统解译研究。研究表明,深层断裂具有以下3个特征:(1)控制沉积盖层构造变形;(2)纵向上规模大,下部断入基底,上部断入飞仙关组,同时伴有花状断裂产生;(3)深、浅层断裂特征明显不同,深层断裂角度陡,以走滑断裂为主,浅层断裂角度相对较缓,以逆断层为主。在大川中地区共解释断裂172条,断裂平面延伸长度3~79 km不等。深层断裂平面展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和分带性,威远—资阳—遂宁—大足一带,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为主;巴中—仪陇—广安一带,以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为主;平昌—达州一带,以近南北向为主。深层断裂对该区沉积相带和有利沉积体的分布有控制作用,可以沟通低孔隙和致密储层,有效改善储层物性,提高油气产能。深层断裂可以控制局部构造圈闭的形成;同时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有效沟通烃源岩和储集层,控制异源型烃源体系的油气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卡拉沙依断层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张宇航 ;
汤良杰 ;
云露 ;
谢大庆 ;
邱海峻 ;
蒋华山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03) :255-262+268
[2]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地震沉积学 [J].
张玺华 ;
陈洪德 ;
侯明才 ;
杨经栋 ;
林良彪 ;
陈安清 ;
钱利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1) :95-101
[3]   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形成时期与主控因素 [J].
白斌 ;
邹才能 ;
朱如凯 ;
张健 ;
张本健 ;
毕丽娜 ;
苏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4) :526-535
[4]  
Discovery of Yanting-Tongnan Trough of Late Permian in Sichuan Basin and Its Significance[J]. 李秋芬,汪泽成,李军,江青春,王铜山,殷积峰,谢芬,苗顺德.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2(04)
[5]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成藏体系研究 [J].
聂海宽 ;
包书景 ;
高波 ;
边瑞康 ;
张金川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02) :115-119+124
[6]   四川盆地基底断裂对长兴组生物礁的控制作用研究 [J].
谭秀成 ;
罗冰 ;
江兴福 ;
刘宏 ;
李凌 ;
张本健 ;
邹娟 ;
赵长城 .
地质论评, 2012, 58 (02) :277-284
[7]   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超压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研究 [J].
冷济高 ;
杨克明 ;
杨宇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6) :574-579+586
[8]   北部湾盆地构造迁移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胡望水 ;
吴婵 ;
梁建设 ;
胡芳 ;
蔡峰 ;
柴浩栋 ;
邹起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6) :920-927
[9]   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 [J].
邹才能 ;
徐春春 ;
汪泽成 ;
胡素云 ;
杨光 ;
李军 ;
杨雨 ;
杨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641-651
[10]   源断裂在断陷盆地油运聚成藏中的作用研究 [J].
付广 ;
王立志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6) :68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