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对三峡贯通的指示

被引:63
作者
康春国 [1 ,2 ]
李长安 [1 ]
王节涛 [1 ]
邵磊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哈尔滨学院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周老孔; 第四纪沉积物; 重矿物特征; 三峡贯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1 [矿物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江汉平原是长江穿过三峡区的第一个大型卸载盆地,其沉积物必然反映长江流经的物源区的物源特征.通过对盆地中心周老孔第四纪岩心的重砂样品中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含量变化、ATi、GZi、ZTR指数和重矿物组合分析,发现从钻孔岩心深度110m开始向上,水动力条件加强,沉积速率加快,重矿物的数量特征发生明显突变,特征矿物的组合与现代长江相同.表明在周老孔岩心深度110m(古地磁年龄1.1Ma左右)位置处,长江三峡开始贯通,江汉平原开始接纳长江带来的三峡上游的物质.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江汉平原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指示 [J].
张玉芬 ;
李长安 ;
王秋良 ;
陈亮 ;
马永法 ;
康春国 .
科学通报, 2008, (05) :577-582
[2]   长江三角洲东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的重矿物差异及其物源意义 [J].
陈静 ;
王哲 ;
王张华 ;
陈中原 .
第四纪研究, 2007, (05) :700-708
[3]   长江贯通时限研究进展 [J].
范代读 ;
李从先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2) :121-131
[4]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碎屑矿物研究 [J].
窦衍光 ;
王昆山 ;
王国庆 ;
石学法 .
海洋科学, 2007, (04) :22-26+31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长组中下部古物源与沉积体空间配置 [J].
王世虎 ;
焦养泉 ;
吴立群 ;
刘显阳 ;
杜金良 ;
黄锦绣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201-208
[6]   江汉平原周老镇钻孔砾石统计及其与长江三峡贯通的关系 [J].
马永法 ;
李长安 ;
王秋良 ;
杨勇 ;
陈国金 ;
焦焕美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2) :40-44
[7]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及组合 [J].
王昆山 ;
王国庆 ;
蔡善武 ;
窦衍光 ;
石学法 ;
程振波 ;
姜晓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1) :7-12
[8]   黄骅坳陷新近系馆陶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区意义 [J].
孙小霞 ;
李勇 ;
丘东洲 ;
肖敦清 ;
武站国 ;
张连雪 ;
陈蓉 ;
赵瞻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3) :61-66
[9]   长江水系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J].
王中波 ;
杨守业 ;
李萍 ;
李从先 ;
蔡进功 .
沉积学报, 2006, (04) :570-578
[10]   河口地层独居石Th(U)-Pb年龄对长江贯通时限的约束 [J].
范代读 ;
李从先 ;
Yokoyama Kazumi .
海洋地质动态, 2006, (07) :11-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