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清水江流域林业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17
作者
李良品
杜双燕
机构
[1]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近三十年; 清水江流域; 林业; 问题;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08.03.024
中图分类号
F326.23 [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清水江流域是侗、苗、汉杂居地区和我国传统人工林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水江流域林业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其形成了起步、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该地区近三十年林业问题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林契整理、专著编著、史志资料、学术论文四个方面,其研究重点有五:即林业契约、育林技术、木材贸易和林业经济、林业与社会变迁、林业法律。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存在研究内容不完备、方法不新颖、成果不平衡、重点不突出、对林业文化不重视等不足,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之卖契研究 [J].
罗洪洋 .
民族研究 , 2007, (04) :80-90+110
[2]   清代地方政府对黔东南苗区人工林业的规范 [J].
罗洪洋 .
民族研究 , 2006, (01) :77-86+109
[3]   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的纠纷解决机制 [J].
罗洪洋 .
民族研究 , 2005, (01) :88-96+109
[4]   清代清水江流域侗、苗族杉木造林方法初探 [J].
沈文嘉 ;
董源 ;
印嘉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30-33
[5]   从清代锦屏人工林业的繁荣谈政府和国家法的“为”与“不为” [J].
罗洪洋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5) :125-127
[6]   清代黔东南文斗苗族林业契约补论 [J].
罗洪洋 ;
赵大华 ;
吴云 ;
不详 .
民族研究 , 2004, (02) :63-71+109
[8]   清水江地区人工林经营中的水土保持手段述评 [J].
吕永锋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120-124
[9]   百年环保看文斗 [J].
姜秀波 .
贵州文史丛刊, 2003, (04) :88-89
[10]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法制研究之——贵州锦屏苗、侗林业契约之佃契初探 [J].
罗洪洋 ;
赵大华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