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古生代生物礁滩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24
作者
张廷山
姜照勇
陈晓慧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关键词
生物礁; 发育与分布; 早古生代;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古生代,生物礁从老到新主要发育在早寒武世、早志留世及晚二叠世地层中。地理分布上,它们分别产于四川盆地北、东北缘大巴山、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礁)、四川盆地南北缘(早志留世礁)以及鄂西渝东、川东北地区(晚二叠世礁)。早寒武世礁滩组合包括古杯礁、灰泥丘及鲕粒滩,造礁生物为古杯、蓝藻类微生物,附礁生物有三叶虫、腕足类、海百合及海绵等。由于受海平面波动的控制,生物礁具有旋回性,并从西向东,层位逐渐抬升。早志留世礁有点礁、灰泥丘及层状礁等,其分布受古陆影响的陆源碎屑-碳酸盐缓坡的控制,也与海平面波动有关。晚二叠世生物礁有点礁、台缘礁及灰泥丘,其分布也受古地貌格局和海平面波动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17 / 103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J].
王一刚 ;
洪海涛 ;
夏茂龙 ;
范毅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22-27+161
[2]   川东黄龙场构造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特征与潜伏礁预测 [J].
李登华 ;
唐跃 ;
殷积峰 ;
李军 ;
谢芬 .
中国地质, 2006, (02) :427-435
[3]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郭旭升 ;
谭钦银 ;
余谦 .
地质论评, 2006, (01) :25-29+153
[4]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J].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立全 ;
王瑞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3) :65-71
[5]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灰泥丘中的微生物及其造岩和成丘作用 [J].
张廷山 ;
沈昭国 ;
兰光志 ;
王顺玉 ;
戴鸿鸣 .
沉积学报, 2002, (02) :243-248
[6]   川东长兴组生物礁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J].
谢继容 .
矿物岩石, 2002, (01) :49-54
[7]   陕西宁强早志留世灰泥丘中微生物及其造岩意义 [J].
张廷山 ;
边立曾 ;
俞剑华 ;
兰光志 ;
孙蓬育 .
古生物学报, 2000, (02) :263-266
[8]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张帆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1998, (06) :25-30+7-8
[9]   四川盆地南北缘志留系的锶和碳、氧同位素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廷山 ;
俞剑华 ;
边立曾 ;
S.Kershaw ;
陈晓慧 ;
兰光志 ;
万云 .
岩相古地理, 1998, (03) :3-5
[10]   大地构造对上扬子区志留纪生物礁分布及发育的控制 [J].
张廷山 ;
陈晓慧 ;
边立曾 ;
俞剑华 ;
兰光志 ;
万云 .
沉积学报, 1996, (04) :85-94